犹豫的境界(3)
2022-03-11 来源:文库网
思想大师的犹豫代表着一种微妙的分寸感,是一种难得的远见卓识。此为犹豫的第一境界。
第二种犹豫可以理解为帝王或当权者的心虚。史书记载,陈桥兵变的前几天,京城开封的百姓就在传,说赵匡胤要发动兵变当皇帝。赵匡胤听到传言后回到家,问正在厨房做饭的姐姐:“外面传言很凶,你说我该怎么办呀?”赵匡胤的姐姐毫不客气地说:“大老爷们儿做事,一人做事一人当,行与不行你自己决定,干吗回来吓唬我们这些妇道人家?”得到了姐姐的“授权”之后,赵匡胤才发动了陈桥兵变。
在发动兵变之前,赵匡胤和他的幕僚们当然进行了周密的策划,对于胜算,他有十足的把握。可是,他为什么还要回家问姐姐?因为他还是有点心虚。在内心深处,他知道这样夺人家孤儿寡母的江山不厚道,缺乏足够的道义支持。就实力而论,他发动兵变的胜算几乎是100%,可就心理而言,他还有一个道德的门槛需要跨越。他询问姐姐,其实是在犹豫,是在试探,是在寻求一点来自民间的微弱的道义支持(起码不是激烈反对)。我们设想,若他的姐姐激烈反对,他还可能真就不发动陈桥兵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