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作家朱利安·巴恩斯:布克奖让我的写作生涯(11)
2022-03-11 来源:文库网
巴恩斯:
我不同意她的看法,这是一个不懂小说的人才会说出的话。当年我写《十又二分之一章世界历史》(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https://simgs.wenkuwang.cc/upload/101/2 Chapters)时,我特别希望能有历史学家来评论,但是没有。现在有历史学家来评我的书了,但是她又实在不懂得小说。
我刚开始动笔写《时代的噪音》时,我用的是第一人称,但是写了十页,一直觉得不对劲,后来就改为第三人称。第三人称很灵活,就像一台摄影机,你可以把镜头拉得很远,可以看到你笔下的主人公和他生活的时代的全景;也可以拉得很近,只看到他;还可以把他放在镜头后,以他的目光来看世界,第三人称就成了第一人称。这本小说是关于肖斯塔科维奇这个人,以及他周围的与他有关系的人,我所需要的,就是远景、近景、他的内心世界。这本小说不需要那么多的叙述视角。
恺蒂
:
《时代的噪音》的开头和结尾,是用斜体字写出的,首尾呼应,讲的是一件火车站台上发生的事。三个人,应对扉页上所题的俄国谚语:“一个人去听,一个人去记忆,一个人去喝酒”。这前后两段读上去像一则寓言。这也曾是肖斯塔科维奇生活里真实发生过的事么?
我不同意她的看法,这是一个不懂小说的人才会说出的话。当年我写《十又二分之一章世界历史》(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https://simgs.wenkuwang.cc/upload/101/2 Chapters)时,我特别希望能有历史学家来评论,但是没有。现在有历史学家来评我的书了,但是她又实在不懂得小说。
我刚开始动笔写《时代的噪音》时,我用的是第一人称,但是写了十页,一直觉得不对劲,后来就改为第三人称。第三人称很灵活,就像一台摄影机,你可以把镜头拉得很远,可以看到你笔下的主人公和他生活的时代的全景;也可以拉得很近,只看到他;还可以把他放在镜头后,以他的目光来看世界,第三人称就成了第一人称。这本小说是关于肖斯塔科维奇这个人,以及他周围的与他有关系的人,我所需要的,就是远景、近景、他的内心世界。这本小说不需要那么多的叙述视角。
恺蒂
:
《时代的噪音》的开头和结尾,是用斜体字写出的,首尾呼应,讲的是一件火车站台上发生的事。三个人,应对扉页上所题的俄国谚语:“一个人去听,一个人去记忆,一个人去喝酒”。这前后两段读上去像一则寓言。这也曾是肖斯塔科维奇生活里真实发生过的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