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笔下的端午风情(6)
2022-03-11 来源:文库网
老舍《端午》
著名作家老舍在武汉主持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武汉沦陷后,“文协”迁到重庆,在友人家过端午时他感慨万千,写下《七律·端午》:“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前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浅显易懂、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能不使人肃然起敬。
张恨水《现代青年》
“粽”与“中”谐音,自古以来就有“高中”的好彩头。张恨水的《现代青年》中就写了这样一段:倪洪氏一伸手,就拿了一个粽子,将棕箬剥了,用筷子夹了蘸好了糖,然后送到计春面前来,笑道:“恭喜你今天毕业,不要忘了高中,高中,粽子总是要吃一个的。这是好口气,以后你还要高中呢。”计春接了粽子吃着,笑道:“干娘还是这种旧脑筋,以为读书的人,都是像从前三考一样,赶考中状元。我和爹爹早说好了,初中毕业以后,我就去学工……”端午节正值毕业季,小小的粽子也饱含着父母殷切的期盼。但是,此时的周计春正沐浴在西风美雨中,哪有心情理会这等“封建糟粕”呢?他看不上中国传统文化,更看不到长辈们的期待和祈盼。父亲周世良倾尽所有,供其赴京求学,他却流连于歌舞场,堕落于财色虚荣之中。张恨水通过一个小小的粽子,其实早已透露了剧情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