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无知,你会走向何处(5)
2022-03-10 来源:文库网
爱子苍生万类皆备,爱法却有天壤之别,红尘生物之精灵的爱子,点点滴滴,时时处处,要让孩子享受爱的同时,也得让其学会去爱,去恩报,不能爱的一去不复返。独子的年代,溺爱满世界的横行,孩子们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优贵生活,一切的一切,父母代办天经地义。从蝌蚪时期,就不叫孩子做些许小事,上学做值日,家长越俎代庖,只要孩子学习好,什么都别管,所有时间花在读书上,直到送子送到大学门,有的家长甚至继续送下去----不断的重复着一句“你不行,爸妈来”,孩子的心底久而会默认不行,没了自信,没了主见,少了可塑的性格。大包大揽的释放爱心,归属后患无穷,父母的出发点违逆了落脚点,良好的愿望欺辱了迷茫的理想。
孩子生活能力渐渐地滑落到残智的状态,弱智的行为,层出不穷的赝品从家庭到学校这条生产线上出厂了,这就是中国年轻父母的“中国制造”,质差量大,弄巧成绌,聪明反被聪明误。我们把如花的岁月、锦绣的前程,全部的爱,宝贵的青春,心甘情愿献给孩子,在一种伟大的、崇高的、空空洞洞的盲目追求中,爱却货真价实地被扭曲了。而我们的小皇帝对父母的爱心不以为意,不以为然,年复一年,麻木不仁,自私无情,像魔鬼一样侵入孩子稚嫩的机体,积淀归终,孩子走到了言不听,计不从,叛逆悄然而生。父母则黔驴技穷,先前的温顺泥牛入海,赤心大爱逃之夭夭。倘若还有残存的一缕暖阳,容纳浪子,以春风化雨的脉脉温情融化孩子荒芜的心灵,或许会主动摘去自己的痛失和不轨,父母也少吞些悔恨之果,少饮些自责之泪。古训“娇子如弃子,溺子如害子”,父母爱的无知,潜伏的答案大概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