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遗梦(2)
2022-03-10 来源:文库网
想当初,来到校园绿树浓荫的古镇中学工作,很是惬意。两棵高大的梧桐树,遮住了教学楼前的操场,常在树荫下集会、训话。一条小水渠横穿校园,师生们常在这儿洗衣服。水渠边栽种着柳树、杉树、紫竹等等。春天里,柳絮在空中飞舞,飘落水中,随波而去,别有情趣。水渠上的石拱桥有两排石板条,既做栏杆,也是休息之所。教师们茶余饭后常坐在这儿或交流探讨或闲聊八卦。晚风中,夜来香、栀子花香沁人心脾。这小桥流水,杨柳依依,窃窃私语,一幅动态的水墨画,令人终生难忘。
踌躇满志的我,决意扎根古镇。在学校埋头苦干教书育人,工作奋斗五年,做到了副校长职位。恰是年轻气盛,大有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可惜一纸调令而挥别,未能更上一层楼,继续为古镇增光添彩!
这些年,古镇的蓝田书院,因乡贤余云辉博士捐资仿古重建并大力推动,通过办讲坛、讲国学、练武术而名声大噪,成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基地。面对魁星阁前清邑人李捷英《题蓝田书院》石刻:“环列诸山道远青,当年夫子日谈经。尚余墨迹香千里,夜夜光摇北斗星。”不禁感慨一代宗师朱熹当年“避难”蓝田书院讲学的情景,19岁中进士,成为朝廷命官,晚年流离失所,到这偏僻乡村书院,一如既往兴教讲学、著书立说,这需要何等的心境?终成理学集大成者,成为“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瞻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可与伦比。”(国学大师钱穆语)其弘扬的理学思想,千百年来一直为历朝历代所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