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短文

走过了遥远的流浪途,尝尽了途中的风雨露(5)

2022-03-10 来源:文库网
在北京折腾了一个多月,爸爸又和全班同学到上海串联,在上海又折腾了将近一个月,直到1967年1月份才回齐齐哈尔。爸爸回忆说:“走的时候穿单衣,回来的时候家里下了很大的雪,冻得浑身发抖,把你奶奶心疼的不得了”。爸爸还说:“走的时候带了5块钱,回到家还剩3块钱。买什么了呢?我那时候喜欢吃山楂片,买了一些山楂片吃。还在上海给你老姑买了一把小花伞”。今天一想,很多人可能很好奇那个年代,也很羡慕“串联”,免费去玩,有什么不好?可仔细一想,国家和民族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停课闹革命,耽误了教育事业。免费去串联,影响了社会秩序,挥霍了国家财富,得不偿失。

走过了遥远的流浪途,尝尽了途中的风雨露


串联回来后,爸爸接着上学,可基本就是玩了,学什么啊?没法学,天天念毛主席,文化课都是对付,大学也不招生,上学还有什么意思?除了跟老师学画,就是在家里帮着奶奶干活,一点前途都没有。
1968年,全国开始上山下乡,去农场下乡就是正式职工,能挣工资。反正在家也是没前途,还不如下乡挣工资呢,也能补贴一下家里。当时要去的地方是黑龙江农垦总局九三分局。奶奶和大姑都反对爸爸下乡,她们原计划是大姑下乡,能补贴家里,爸爸留在家里能帮助奶奶干活,就这么说定了。大姑不止一次的与我聊天谈起过当时的情况。大姑和好几百的同学做了七八个小时的火车,好不容易到了地方,刚下火车就有人在背后大喊“姐——姐——!”,大姑一回头,原来是爸爸,大吃一惊,“小弟,你怎么来了?”“我偷偷跟来的啊”,爸爸若无其事地说。大姑说,当时她看到爸爸的时候,心里特别,因为报名来的知青都发了统一的衣服和棉被,而爸爸是偷偷跟来的,什么都没有,冻得要命。好在同车来的都是同学,大姑又能张罗,给爸爸凑了一套“装备”,爸爸就这么成了第一批知青下乡到了农场,那年,爸爸19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