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短文

走过了遥远的流浪途,尝尽了途中的风雨露(4)

2022-03-10 来源:文库网
两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爸爸的画大有长进,水彩、油画、国画都很不错,也跟着老师读了很多美术理论的书,美术史也读了几遍,基本算是出师了。其实我很佩服爸爸的画,因为我觉得很好,但他很谦虚,他亲口对我说过:“1986年我到哈师大,看到那些人画的画,才感觉到自己水平真得不行,人才太多了。”现在这些话,估计爸爸已经忘记了,但在我的头脑里却有深深的印象,因为这让我知道了年少轻狂是要不得的,而我恰恰很自负过,很轻狂过。走入社会后,我才知道天外有天,自己不过是沙滩上的一粒沙,再普通不过了。爸爸的谦虚和低调,值得我永远学习。
1966年,文革爆发之初,爸爸正在齐齐哈尔第十一中学读书。参加红卫兵闹了几次“革命”,紧接全国大“串联”兴起,爸爸响应中央的号召又随着学校的同学去串联。奶奶借了5块钱让爸爸带上,依依不舍地送儿子出远门。17岁的爸爸就这样第一次踏上火车,来到了北京。

走过了遥远的流浪途,尝尽了途中的风雨露


爸爸赶上的是毛主席第四次接见红卫兵,据爸爸和我说是1966年9月中旬的一个早晨,具体日子他记不清了,只记得凌晨两点就排队从鼓楼出发,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一到下午才走进天安门广场。当时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全是中学生。我查了一下资料,毛主席是9月15日下午5点多开始第四次接见红卫兵,总人数150万,一直持续到晚上8点左右。由于我爸爸个子矮,站在队伍最前列,当毛主席的汽车开过来的时候,爸爸透过车窗看到了毛主席的侧脸。这件事,他不止一次地对我提起过,说他见过毛主席。其实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有什么呢?不就是见到了最高领袖嘛。但在那个狂热的个人崇拜的年代,见到毛主席绝对不简单,确实值得炫耀一番。爸爸说,晚上又参加了游行,累的要命。我想,这次到北京的经历,他一定刻骨铭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