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车一夜,静俟天明(4)
2022-03-10 来源:文库网
任何名称,表征的不仅是历史瞬间名物的外在,也是为了凝固名物内在的本质。“加车(jū)叫人怎么好念?”嘿!风雨声中,这名不说也罢。读作“jū”也好,读作“chē”也罢,即使“名”没了,这凝固的村庄不是照常还存在么?
其如,在这个遥远、沉静的所在,在这个偏僻、安然的加车,凝固的不仅是粗重浑厚、宽广绵延的山体,还有细瘦狭窄、陡峭瘠薄的田丘......这是雷电逡巡之所,这是风云出没之地。难以想象,一种久违而古老的乡村秩序和伦理道德何以如此完整并千百年得以存续至今?遥远、偏僻,一处山居何谓佳所?贫瘠、落后,一方祥和何以家为?荒蛮、阻隔,一种大音何从彻响?
举凡乡间,普通百姓的心往往是纯朴和善良的。虽然我们在这里也会越来越多的看到另一种有别于内地乡村的本真生活:贫瘠守候、坚忍无奈、蹒跚奔跑.....重重阻隔,层层困扰,然而却没有看到这个族群丝毫的痛苦与愤世,也无个体的自卑与怨艾,没有呼天跄地的悲哀和绝望。就好比整个村庄与大地浑然无缝地混搭在一起,就连木楼与禾晾、歪歪斜斜的篱笆和低矮的土墙也都是自然从泥土里生长出来,在吸纳雨露阳光的同时也承受风霜雨雪......生活就如此向前继续着,一切都是这么本真而自然,自然而本真。以是,这里自是赢得了风光摄影家以及民俗学人的青睐滞留与无限赞美,却也同时不乏社会学家和诗人学者跑来刨根究底乃至拷问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