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的魅力(2)
2022-03-10 来源:文库网
在通信极其落后的古代,书信成了联系亲人与在外游子的最主要的纽带。问候亲人,报声平安,倾诉衷肠,谈论桑麻,文字或细腻,或粗糙,或率真,或柔婉,但都是一腔真诚,如三春酥雨,润泽心田。正因为书信所担当的角色与所赋予的内涵无可替代,书信才具有了其独特的魅力。诗圣杜甫吟:“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晚唐诗人杜牧发出“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的惆怅。还有王驾的《古意》诗“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在游子的心中,家书是那么的弥足珍贵。“寄书长不达”,会使他们寝食难安。如有不期而至的家书,则会使他们喜极涕横流。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写的“日暮坐柴门,怀抱方烦纡。铃声从西来,忽得濠州书。开缄读未半,喜极涕泗俱。”将他接到家书时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著有《后汉书》的南朝史学家范晔和名士陆凯,是至朋好友,他们常有书信来往。有一次,陆凯从江南托人给远在长安的范晔捎去一枝梅花,并赋诗一首:“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此典故成了千古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