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抱怨,谁埋单
2022-03-10 来源:文库网
那天去上下午的第一节课,教室里坐满了整个专业一百多人。不一会,老师就烦了我们底下的杂言杂语,于是,把讲课内容搁置一旁,开始讲述他这今天的辛酸史:“早上九点开始做新生培训,上午四场,中午12:30开始三场,已经连续上了几个小时。中午没有吃饭就过来坐这里等着你们,我真的很累,你们配合一下,我一个人的声音是压不过你们一百多人的声音的,你们体谅一下我。”他先后在专业群里发一遍,口述了一遍。在即将下课的时候,在群里道歉说不该跟大家发脾气。其实,这本来是个同情心泛滥的桥段,无论是前面的抱怨,还是后面的道歉。可是我面对这件事的直观感受就是,如果一个老师自己的情绪不能够调节好,那专业素养未免有点说不过去了。更何况这个谁都不好过的时代,谁要听你抱怨啊!
就以这个老师为例,在接下来的几节课里,我听到了这段说辞的其他版本,核心都是一样的:他抱怨他很累,需要我们的“同情”。可是这个世界谁不累呢?总觉得小学生是不累的吧,你看看现在的学生,每天课业有多繁重,作业本有多高,作业题有多难,不仅学校严抓,放学之后也要上各种补习班还有特长班。越来越厚的镜片,越来越重的书包,越来越没有表情的表情。你看他们,不累么?我们不累么?有很多人每天也和高中,甚至比高中还辛苦的忙着,有忙社团的,有忙学生会的,为了一张海报,为了一份策划书,在机房一坐一天的不吃饭,当学姐委婉的说一句“改改是不是更好呢”满课的我们不是见缝插针的省掉午休、晚餐就是熬夜到第二天的凌晨。那又怎样呢,这就是我们选择的路啊。当我们顶着最毒的太阳去上课,满身是汗呆在一个有空调却没开的屋子里,拿着书包找着能用的电脑,人家一挥手说去那边的机器,我们就去那边,人家说那边的网连不上,还是去这边吧,我们就得又回来。我们每天毕恭毕敬的对待每一位老师和员工,可是,不到两句话人家就不耐烦了,满嘴的谢谢,换来的是自己去想办法外加一枚白眼。谁又比谁活的轻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