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乡村(3)
2022-03-10 来源:文库网
我们遍查了柴胡山村“百草园”中标牌,大多是用诗的语言书写成的,如“孙思邈养生十三法”:“发常梳、目常运、齿常叩、漱玉浸、耳常鼓、面常洗、头常摇、腰常摆、腹常揉、摄谷道、膝常扭、常散步、脚常搓”,顺口又好记。还有一些药效的说明,也是用简洁诗的语言,如党参功能只用十二个字 “补中益气,和胃生津,祛痰止咳”等。
在百草园里,我边看边想:诗文与医药,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其功能都在治病,不过医药是治身体上的病,诗文是治精神上的病。从医者多懂诗文,郭沫若、鲁迅开始都是学医的,后来成为大诗人、大文豪,恐怕也是有其内部原因的。
石韵
出柴胡山村向西南,车行不到一小时,就到了桃川镇所在地灵丹庙村。村子周围布满山石,丰沛的石头河水穿村而过。多年来,山环水绕的地形,加之民间流传的石头浪漫故事,使整个村子都流淌着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