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的回声
2022-03-10 来源:文库网
1983年6月,在一个细雨霏霏的日子里,在古都西安,我们参观了位于东郊灞桥区浐河边上的半坡遗址博物馆。
旷旷的田野,浓郁的树荫,潺潺的流水,衬托着高台上一组女人持罐汲水的雕塑,后面是大型展厅那天蓝色的棚顶,这是我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也是古都西安的标志性场馆之一,考古发掘于1953年,建馆保护于1958年,现存面积约5万平方米,发掘面积达1万余平方米。
参观过后,久久震撼着心灵,那恢宏的规模,荡存的浩气,虽历经三十余载岁月磨砺,沉淀下来的那份记忆,仍然是那么清晰,那么厚重。
这是具有“砾石为器、冶陶为具”新石器时代的典型特征,是属仰韶文化时期的一处母系氏族聚落遗址,是黄河流域灿烂文明进程中的又一处典型遗址代表,被历史的尘埃湮没了6000年之后,在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灞桥火电厂时偶被发现,重见天日,让我们眼前一亮,视野顿开。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广袤的田野,黝黑的沃土,八百里秦川是一马平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潼关骊山,山峦争峰,跌宕起伏,渭河、浐河,相错而过,刀耕有地,捕鱼有河,守猎有山,圈养有栏,难怪我们的祖民在6000多年以前,就爬山涉水,在这里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