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汤圆
2022-03-02 来源:文库网
按家乡的习俗,正月十五过了,新年也就结束了,所以十五晚上一定要吃汤圆,表示新年团团圆圆,图的就是个好彩头。
正月十三,家家户户开始浸糯米。先把糯米漂洗干净,放在一个瓦缸里,加满水,浸泡上十几个小时,接着用那种脚踩的石臼舂,舂完用筛子筛,然后放在竹制的簸箕上摊薄晾干。由于石臼数量有限,只好一家接一家地排队。每家每户用来制作汤圆粉的糯米都是几十上百斤,规模不可谓不大,场面不可谓不壮观。几乎昼夜不息的“吱嘎”声,回响在村庄的上空,一直持续到十五早上。
正月十五的傍晚,母亲就烧上一大锅水,一边包汤圆,一边等水开了倒进锅里煮。做汤圆的糯米粉要用冷水和,这样入口才会绵软。母亲心灵手巧,做的汤圆个大均匀、皮薄馅多,一个个在白纱布上排着队,看着就喜庆。大锅里的水滚沸了,母亲便一手搂着簸箕,一手捡着汤圆丢入沸水里,盖上锅盖,然后吩咐灶下加大火力。风箱“呼呼”地拉起来,灶膛里的火金红灿烂地跳着舞,大锅里的水汽不停升腾,弥漫在房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