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说智慧(2)
2022-03-02 来源:文库网
因为惯于趋利避害,所以聪明人常常与智慧擦肩而过;因为不计成败利钝,所以智慧常常青睐意志坚定、行为持久的人。
怎么样获得智慧?孔子说“好学近乎智”,释迦牟尼佛说“求慧莫过于广学多闻”。圣贤看重的都是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若能坚持学习并能从中获得愉悦,这本身就是有智慧的表现。
说现在缺乏有智慧的人,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好学之人不多。很多人也在学习,但他们学习的功利性太强,不是为了考大学,就是为了考职称,还有的是为了考各种各样的资格证书。大学、职称、资格证书都不是坏东西,但若把学习的目的仅仅定位于此,那么,这样的学习境界就有点低,与“开智慧”的境界相差十万八千里。
功利心太重、欲望太多之人难以拥有智慧,“利令智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宁静的心态是获取智慧的先决条件,而焦躁不安、贪心不足是追求智慧之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