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短文

散说智慧

2022-03-02 来源:文库网

散说智慧


智慧一直为世人看重,佛教经典浩如烟海,可是其最核心的理念就两条:慈悲和智慧。孔孟之道在中国深入人心,其最高境界是“中庸之道”,而要想达到“中庸”,没有大智慧是不可能的。老子是有智慧的人,他的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就让后人研读了两千多年。庄子也是有智慧的人,他的文章汪洋恣肆,想象瑰丽,令人欲罢不能。
儒释道三家学说,互相之间固然有差别,但其创始者无不具有高度的人生智慧,其经典著作无不饱含智慧。这一点是三家相同的。可见,智慧是古圣先贤们的“最大思想公约数”。
聪明不等于智慧。
聪明在很多时候甚至还是智慧的敌人。
不少聪明人爱“耍小聪明”,结果因小失大。
现在的社会一点都不缺少聪明人,可是却缺少有智慧的人。就一些行业而言,聪明人如过江之鲫,但就整个社会而言,智者依然寥若晨星。
聪明人爱动心机,凡事都要做功利性计算,“预算”的结果是利大于弊则“行之”,若“预算”的结果是弊大于利则“避之”。智者不用心机,甚至不愿计算,他们意志坚定,行为果决,常常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聪明人惯于趋利避害,智者为信仰不计成败利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