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短文

“心闩”也是门闩

2022-03-02 来源:文库网

“心闩”也是门闩


游九华山时听到一个故事。
有一位游山的女青年,长时间沉醉于云山雾海之美而忘返,直到夕阳余晖尽,寺院暮钟敲响时,才想起下山,但天色已晚,又看不清下山之路,只有投宿寺院。老方丈把女青年带入一间客房说:“施主在此安歇。”女青年环顾客房后羞答答地问:“这门怎么没有门闩呀?”老方丈双手合掌,答道:“阿弥陀佛,没有门闩有‘心闩’,‘心闩’也是闩啊。”
听完这个故事,我感悟颇多,老方丈的“心闩”一语,意味深长,发人深思。“心闩”虽然用手触摸不着,但用心感悟得到,无形却很“直观”,是一堵防火墙,是一圈防盗网,是一片防风林,是一把遮雨伞。人有了“心闩”,便能经得住人生道路上的风雨邪恶。
由此想起《陶行知的两只口袋》的故事。1938年,陶行知先生在重庆凤凰山古圣寺创办一所育才学校,不要政府的经费,组织全校师生四处募捐。一次他到很远的地方去募捐,特意穿着缝有两只大口袋的上衣(一只装公款,一只装私款),收获颇丰。等到天色已暮,要购车票回校时,一摸私款口袋,却已囊空如洗。此时他早已饥肠辘辘,体力不支,而车站离古圣寺尚有十几里之遥。虽然他上衣那只装着公款的口袋鼓鼓囊囊,但他一分不肯动用,硬是拖着疲乏身体,走崎岖山路回到古圣寺。我想陶先生当时若不是凭着赤诚的“心闩”,是很难保证不动用唾手可得的公款。而上面故事中寺院里的客房门之所以没有门闩,其原因就在于寺僧有“心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