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手枪弹介绍(9)
2023-04-08 来源:文库网
有意思的是,这种子弹的弹壳是缩缘设计,也就是说底缘直径比弹壳直径小,形状和尺寸与.44 Mag一致,所以.44 Mag和.50 AE的沙鹰只需要更换枪管组件和弹匣就能完成转换,也算一种节省玩家开支的考虑吧。使用这种子弹的手枪除了沙鹰以外,还有AMT AutoMag V和LAR Grizzly Win Mag等少数几种,都是没多少市场的玩物。
(弹头直径:12.7mm,弹壳口部直径:13.7mm,底部直径:13.9mm,底缘直径:13.1mm,弹壳长:32.6mm)
——
77. .44 Auto Mag也叫.44 Auto Mag Pistol或者.44 AMP,是前面提到过的那个AMT公司给自家的Auto Mag手枪开发的弹种。说是新弹种,其实就是把.308温彻斯特步枪弹或者.30-06步枪弹的弹壳截短成33mm长,口部内壁削薄,然后装上一枚给.44 Mag用的弹头。这种子弹可以把重200gr.(13g)的弹头推到457m/s,动能1358J,或者把240gr.(15.6g)弹头推到427m/s,动能1422J,基本上和.44 Mag持平。不过由于枪********自然也就很冷门了,与其找地方买,没准弄点.308的弹壳DIY还更容易些。
(弹头直径:10.9mm,弹壳口部直径:11.6mm,底部直径:11.9mm,底缘直径:12.0mm,弹壳长:33.0mm)
——
78. .357 Auto Mag就是前面的.44 Auto Mag弹壳收口然后装上一个更小的弹头而成的,起源差不多,命运也差不多。这种子弹可以把110gr.(7.1g)弹头推到580m/s,动能1194J,或者把158gr.(10.3g)弹头推到490m/s,动能1236J。
(弹头直径:9.1mm,弹壳口部直径:9.7mm,肩部直径:11.7mm,底部直径:11.9mm,底缘直径:12.0mm,弹壳长:33.0mm)
——
79. 5.7x28mm SS190是比利时FN公司为自家的P90单兵自卫武器和Five-seveN手枪设计的小口径高速弹,膛压达345MPa,但是跟HK的4.6x30mm比还是低得多了,可以用更简单的自由枪机原理发射。这种子弹设计的好的地方在于,它的弹头直径与已经是北约标准弹的5.56x45mm步枪弹其实是一样的,SS190弹的弹头结构也跟5.56mm SS109弹很相似,所以工厂要投产这种新子弹的话可以沿用大量现有的设备和工装,而它适用的膛线缠距也是对5.56mm弹来说很常见的1:9,配用武器的枪管在生产时同样能沿用大量现有设备,非常节约成本。SS190弹的弹头是前端钝头钢侵彻体加上后部铝弹芯外包铜被甲,重量只有2g,而用P90发射时初速达715m/s,动能511J,在200m距离上还能轻松打穿NIJ IIIA级防护水平的防弹衣,也算达到了当年北约对这类子弹的要求。
在2002到2003年北约对5.7x28mm和4.6x30mm弹进行的一系列对比测试中,5.7x28mm弹被认为是“毫无疑问的”更优秀。在对无防护目标的杀伤效果上5.7mm弹有27%的优势,而对有防护目标两者相当。同时用5.7mm弹的武器更简单,子弹通用性更好(FN的Five-seveN手枪已经投产而HK的UCP原型机还问题多多),生产经济性也占优,等等。不过最终由于德国人的强烈反对,硬是把5.7x28mm作为北约标准手枪弹的事搅黄了。对此我想说,搞微口径的异端都去死!
(弹头直径:5.7mm,弹壳口部直径:6.35mm,肩部直径:7.9mm,底部直径:7.9mm,底缘直径:7.8mm,弹壳长:28.83mm)
——
80. .38-40温彻斯特弹(.38-40 Winchester)是温彻斯特公司在1874年推出的猎鹿用步枪弹,但后来也有若干转轮手枪使用此弹种。这种子弹是把.44-40温彻斯特弹收口而成的,我也不明白为啥要出这么一种略弱但差距不大的新弹。这种子弹使用180gr.(11.7g)的弹头,初速约350m/s,动能717J。
(弹头直径:10.2mm,弹壳口部直径:10.6mm,肩部直径:11.5mm,底部直径:11.8mm,底缘直径:13.2mm,弹壳长:33.0mm)
——
81. .44-40温彻斯特弹(.44-40 Winchester)也称为.44温彻斯特弹(.44 Winchester)、.44温彻斯特中心发火弹(.44 Winchester Center Fire,.44 WCF)和.44 Largo(在说西班牙语的拉美地区常见),是随着温彻斯特M1873杠杆步枪一并推出的,短横后面的40表示最初的标准装药量是40gr.(2.6g)黑火药。这种子弹一推出就随着温彻斯特M1873一起红遍全美,直到现在依然是很好的猎鹿用弹种,号称打死的鹿只比.30-30温彻斯特弹少(鹿真悲催……)。最初的这种子弹使用200gr.(13g)弹头,初速约379m/s,动能934J。
(弹头直径:12.7mm,弹壳口部直径:13.7mm,底部直径:13.9mm,底缘直径:13.1mm,弹壳长:32.6mm)
——
77. .44 Auto Mag也叫.44 Auto Mag Pistol或者.44 AMP,是前面提到过的那个AMT公司给自家的Auto Mag手枪开发的弹种。说是新弹种,其实就是把.308温彻斯特步枪弹或者.30-06步枪弹的弹壳截短成33mm长,口部内壁削薄,然后装上一枚给.44 Mag用的弹头。这种子弹可以把重200gr.(13g)的弹头推到457m/s,动能1358J,或者把240gr.(15.6g)弹头推到427m/s,动能1422J,基本上和.44 Mag持平。不过由于枪********自然也就很冷门了,与其找地方买,没准弄点.308的弹壳DIY还更容易些。
(弹头直径:10.9mm,弹壳口部直径:11.6mm,底部直径:11.9mm,底缘直径:12.0mm,弹壳长:33.0mm)
——
78. .357 Auto Mag就是前面的.44 Auto Mag弹壳收口然后装上一个更小的弹头而成的,起源差不多,命运也差不多。这种子弹可以把110gr.(7.1g)弹头推到580m/s,动能1194J,或者把158gr.(10.3g)弹头推到490m/s,动能1236J。
(弹头直径:9.1mm,弹壳口部直径:9.7mm,肩部直径:11.7mm,底部直径:11.9mm,底缘直径:12.0mm,弹壳长:33.0mm)
——
79. 5.7x28mm SS190是比利时FN公司为自家的P90单兵自卫武器和Five-seveN手枪设计的小口径高速弹,膛压达345MPa,但是跟HK的4.6x30mm比还是低得多了,可以用更简单的自由枪机原理发射。这种子弹设计的好的地方在于,它的弹头直径与已经是北约标准弹的5.56x45mm步枪弹其实是一样的,SS190弹的弹头结构也跟5.56mm SS109弹很相似,所以工厂要投产这种新子弹的话可以沿用大量现有的设备和工装,而它适用的膛线缠距也是对5.56mm弹来说很常见的1:9,配用武器的枪管在生产时同样能沿用大量现有设备,非常节约成本。SS190弹的弹头是前端钝头钢侵彻体加上后部铝弹芯外包铜被甲,重量只有2g,而用P90发射时初速达715m/s,动能511J,在200m距离上还能轻松打穿NIJ IIIA级防护水平的防弹衣,也算达到了当年北约对这类子弹的要求。
在2002到2003年北约对5.7x28mm和4.6x30mm弹进行的一系列对比测试中,5.7x28mm弹被认为是“毫无疑问的”更优秀。在对无防护目标的杀伤效果上5.7mm弹有27%的优势,而对有防护目标两者相当。同时用5.7mm弹的武器更简单,子弹通用性更好(FN的Five-seveN手枪已经投产而HK的UCP原型机还问题多多),生产经济性也占优,等等。不过最终由于德国人的强烈反对,硬是把5.7x28mm作为北约标准手枪弹的事搅黄了。对此我想说,搞微口径的异端都去死!
(弹头直径:5.7mm,弹壳口部直径:6.35mm,肩部直径:7.9mm,底部直径:7.9mm,底缘直径:7.8mm,弹壳长:28.83mm)
——
80. .38-40温彻斯特弹(.38-40 Winchester)是温彻斯特公司在1874年推出的猎鹿用步枪弹,但后来也有若干转轮手枪使用此弹种。这种子弹是把.44-40温彻斯特弹收口而成的,我也不明白为啥要出这么一种略弱但差距不大的新弹。这种子弹使用180gr.(11.7g)的弹头,初速约350m/s,动能717J。
(弹头直径:10.2mm,弹壳口部直径:10.6mm,肩部直径:11.5mm,底部直径:11.8mm,底缘直径:13.2mm,弹壳长:33.0mm)
——
81. .44-40温彻斯特弹(.44-40 Winchester)也称为.44温彻斯特弹(.44 Winchester)、.44温彻斯特中心发火弹(.44 Winchester Center Fire,.44 WCF)和.44 Largo(在说西班牙语的拉美地区常见),是随着温彻斯特M1873杠杆步枪一并推出的,短横后面的40表示最初的标准装药量是40gr.(2.6g)黑火药。这种子弹一推出就随着温彻斯特M1873一起红遍全美,直到现在依然是很好的猎鹿用弹种,号称打死的鹿只比.30-30温彻斯特弹少(鹿真悲催……)。最初的这种子弹使用200gr.(13g)弹头,初速约379m/s,动能934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