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手枪弹介绍(3)
2023-04-08 来源:文库网
——
14. .30佩德森弹(.30 Pederson,7.62x20mm)也称为.30-18 Auto,这种子弹是给有趣的“佩德森装置”(Pedersen Device)设计的。“佩德森装置”是一个整体的改装套件,可以在略微改进的春田M1903步枪上替换原有的枪机组件,把原本是弹仓供弹的单发栓动步枪转换成40发弹匣供弹的半自动步枪,进攻时能*********的密集火力——当然单发杀伤力就没得比了。.30佩德森弹弹头重80gr.(5.2g),在加装了佩德森装置的M1903上初速约为400m/s,动能416J。由于佩德森装置并没有投入实战,而且在战后迅速的撤装销毁,这种子弹也就跟着消失了。
(弹头直径:7.85mm,弹壳口部直径:8.50mm,底部直径:8.53mm,底缘直径:8.50mm,弹壳长:19.70mm)
——
15. .41柯尔特短弹(.41 Short Colt)是从更早的.41边缘发火短弹(.41 Short Rimfire)改变底火形式而来,1874年起随着.41口径的Colt New Line转轮手枪一起出现,用14gr.(0.91g)黑火药推动160gr.(10.4g)的裸铅弹头。这种子弹从未成功过,所以在历史上只是昙花一现的过客。
(弹头直径:10.2mm,弹壳直径:10.3mm,底缘直径:11.9mm,弹壳长:16.5mm)
——
16. .450亚当斯弹(.450 Adams)是源自英国的中心发火式转轮手枪弹,最早在1868年配用于亚当斯转轮手枪。此弹用13gr.黑火药发射225gr.的大口径铅弹,初速仅200m/s上下,动能不足300J。虽然动能不高,但由于口径够大,所以比前面那些动能相仿但口径小得多的弹种还是要强一些。此弹一度被英军正式采用,在一战期间还有使用的记录,但最终还是被.455 Webley和.476 Enfield等新弹种取代了。
(弹头直径:11.6mm,弹壳直径:12.1mm,底缘直径:13mm,弹壳长:18mm)
——
17. 7.63mm曼利夏弹(7.63mm Mannlicher,也称为7.65mm曼利夏弹,7.65x21mm)是随着斯太尔-曼利夏M1901手枪一起登场的,在南美流行过一阵子。这种子弹发射5.5g弹头时初速刚好达到音速(340m/s),动能318J。
(弹头直径:7.8mm,弹壳直径:8.4mm,底缘直径:8.5mm,弹壳长:21mm)
——
18. 8mm斯太尔弹(8mm Steyr,8x19mm),或者叫8mm Roth-Steyr,于1907年随着Roth-Steyr M1907自动手枪一起被奥匈帝国骑兵采用,定型为Repetierpistole M.7(M.7自动装填手枪)并拿着它参加了一战。Roth-Steyr M1907算是世界上第一种被主要国家的军队正式采用的自动手枪,所以这种子弹也就是第一种被大国军队正式采用的自动手枪弹了,算有点历史价值。这种子弹的7.5g白铜全被甲弹头初速约330m/s,枪口动能约410J。
(弹头直径:8.16mm,弹壳口部直径:8.80mm,底部直径:8.85mm,底缘直径:8.85mm,弹壳长:18.65mm)
——
19. .357西格(.357SIG)在枪弹中属于晚辈,诞生至今不过20年,由著名的德国枪械制造商西格-绍尔公司与美国的弹药厂商联邦弹药公司共同设计。这种子弹的设计目标很简单,就是要在4英寸左右枪管的自动手枪上获得与.357 Magnum转轮手枪弹相当的性能表现,同时适合用自动手枪的弹匣供弹,子弹名称中的.357就是为了凸显这一点。自动手枪受握把尺寸的限制,子弹的全长不能太长。为保证弹匣容量,弹壳直径也不能过大。所以设计者选择使用尺寸适中的.40 SW弹的弹壳作为基础,将弹壳口部收细成瓶形,然后安装一枚9mm弹头。在275MPa的高膛压驱动下,125gr.(8.1g)弹头在4英寸的枪管上能达到440m/s的初速,枪口动能784J,比普通的9x19mm弹高出一半,制止力相当出色。
(弹头直径:9.02mm,弹壳颈部直径:9.68mm,肩部直径:10.77mm,底部直径:10.77mm,底缘直径:10.77mm,弹壳长:21.97mm)
20. .38柯尔特短弹(.38 Short Colt)最早是用在改装成使用定装弹的Colt M1851海军型转轮手枪上的。由于原本使用散装火药的M1851海军型转轮手枪极为成功,保有量巨大,因此在进入定装弹时代以后有很多人选择将爱枪改装成使用定装弹,给了.38柯尔特短弹很大的市场,最终成为了一种成功的弹种,还发展出若干种加长和加强弹壳的强化版来,著名的.357Magnum都可以说是它的直系后代。这种子弹可以把129gr.(8.4g)弹头推到237m/s,动能236J。
14. .30佩德森弹(.30 Pederson,7.62x20mm)也称为.30-18 Auto,这种子弹是给有趣的“佩德森装置”(Pedersen Device)设计的。“佩德森装置”是一个整体的改装套件,可以在略微改进的春田M1903步枪上替换原有的枪机组件,把原本是弹仓供弹的单发栓动步枪转换成40发弹匣供弹的半自动步枪,进攻时能*********的密集火力——当然单发杀伤力就没得比了。.30佩德森弹弹头重80gr.(5.2g),在加装了佩德森装置的M1903上初速约为400m/s,动能416J。由于佩德森装置并没有投入实战,而且在战后迅速的撤装销毁,这种子弹也就跟着消失了。
(弹头直径:7.85mm,弹壳口部直径:8.50mm,底部直径:8.53mm,底缘直径:8.50mm,弹壳长:19.70mm)
——
15. .41柯尔特短弹(.41 Short Colt)是从更早的.41边缘发火短弹(.41 Short Rimfire)改变底火形式而来,1874年起随着.41口径的Colt New Line转轮手枪一起出现,用14gr.(0.91g)黑火药推动160gr.(10.4g)的裸铅弹头。这种子弹从未成功过,所以在历史上只是昙花一现的过客。
(弹头直径:10.2mm,弹壳直径:10.3mm,底缘直径:11.9mm,弹壳长:16.5mm)
——
16. .450亚当斯弹(.450 Adams)是源自英国的中心发火式转轮手枪弹,最早在1868年配用于亚当斯转轮手枪。此弹用13gr.黑火药发射225gr.的大口径铅弹,初速仅200m/s上下,动能不足300J。虽然动能不高,但由于口径够大,所以比前面那些动能相仿但口径小得多的弹种还是要强一些。此弹一度被英军正式采用,在一战期间还有使用的记录,但最终还是被.455 Webley和.476 Enfield等新弹种取代了。
(弹头直径:11.6mm,弹壳直径:12.1mm,底缘直径:13mm,弹壳长:18mm)
——
17. 7.63mm曼利夏弹(7.63mm Mannlicher,也称为7.65mm曼利夏弹,7.65x21mm)是随着斯太尔-曼利夏M1901手枪一起登场的,在南美流行过一阵子。这种子弹发射5.5g弹头时初速刚好达到音速(340m/s),动能318J。
(弹头直径:7.8mm,弹壳直径:8.4mm,底缘直径:8.5mm,弹壳长:21mm)
——
18. 8mm斯太尔弹(8mm Steyr,8x19mm),或者叫8mm Roth-Steyr,于1907年随着Roth-Steyr M1907自动手枪一起被奥匈帝国骑兵采用,定型为Repetierpistole M.7(M.7自动装填手枪)并拿着它参加了一战。Roth-Steyr M1907算是世界上第一种被主要国家的军队正式采用的自动手枪,所以这种子弹也就是第一种被大国军队正式采用的自动手枪弹了,算有点历史价值。这种子弹的7.5g白铜全被甲弹头初速约330m/s,枪口动能约410J。
(弹头直径:8.16mm,弹壳口部直径:8.80mm,底部直径:8.85mm,底缘直径:8.85mm,弹壳长:18.65mm)
——
19. .357西格(.357SIG)在枪弹中属于晚辈,诞生至今不过20年,由著名的德国枪械制造商西格-绍尔公司与美国的弹药厂商联邦弹药公司共同设计。这种子弹的设计目标很简单,就是要在4英寸左右枪管的自动手枪上获得与.357 Magnum转轮手枪弹相当的性能表现,同时适合用自动手枪的弹匣供弹,子弹名称中的.357就是为了凸显这一点。自动手枪受握把尺寸的限制,子弹的全长不能太长。为保证弹匣容量,弹壳直径也不能过大。所以设计者选择使用尺寸适中的.40 SW弹的弹壳作为基础,将弹壳口部收细成瓶形,然后安装一枚9mm弹头。在275MPa的高膛压驱动下,125gr.(8.1g)弹头在4英寸的枪管上能达到440m/s的初速,枪口动能784J,比普通的9x19mm弹高出一半,制止力相当出色。
(弹头直径:9.02mm,弹壳颈部直径:9.68mm,肩部直径:10.77mm,底部直径:10.77mm,底缘直径:10.77mm,弹壳长:21.97mm)
20. .38柯尔特短弹(.38 Short Colt)最早是用在改装成使用定装弹的Colt M1851海军型转轮手枪上的。由于原本使用散装火药的M1851海军型转轮手枪极为成功,保有量巨大,因此在进入定装弹时代以后有很多人选择将爱枪改装成使用定装弹,给了.38柯尔特短弹很大的市场,最终成为了一种成功的弹种,还发展出若干种加长和加强弹壳的强化版来,著名的.357Magnum都可以说是它的直系后代。这种子弹可以把129gr.(8.4g)弹头推到237m/s,动能236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