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终点站集锦1(3)
2023-04-08 来源:文库网
2号线线路图
2号线:只要京铁愿意,2号线哪里都是终点站(西直门积水潭)
西直门: 西直门元称和义门,位于内城西垣北侧。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修缮后改名为“西直门”。明正统四年(1439年),西直门增建瓮城、箭楼、闸楼,均采用山东临清烧制的特大城砖。城楼宽32米,进深15.6米,为3层飞檐歇山式建筑,柱、门、窗皆为朱红色,檐下的梁枋上饰以蓝、绿两色图案,顶部为绿色琉璃瓦,饰有望兽及脊兽。楼连台高32.75米,城楼开间虽与东直门相同,但其尺度略大于东直门。西直门瓮城呈正方形,南墙开有券顶闸楼门,门上建闸楼,城内建有关帝庙座。除正阳门外,西直门在内城其他几座城门中,建筑规模较大。在门楼台下部正中与城垣墙身垂直方向,辟有券顶式城门洞,因沿袭和义门之制,较内城其他门洞低。装有向内开启的城门一合,用福山寿海5面包锭铁钉固定。城门正前方为一重檐歇山顶箭楼,西、南、北3侧共有箭窗82孔。
箭楼西侧面阔7间,内侧庑座面阔5间,通高30米,俯视呈“凸”型。瓮城连接城楼与箭楼,为东西62米、南北68米的方形。西北角设有瓮城庙。在瓮城南墙辟有一瓮城门。与城门方向成曲尺型,以利屏蔽城门。上方有一座单檐硬山谯楼有两层12个窗,有称瓮城门楼。城外护城河木桥改为石桥,拆除西直门城楼引起了社会上很大的轰动
西直门站外
当然这里还有京张铁路的北京北站!
积水潭:因什刹海旧称积水潭而得名
元末明初,随着积水潭上游村庄增加人口增多,大量开垦土地,水土流失导致河道淤塞;明代建的皇城将流经元代皇城东墙外的运河圈入,以保证皇家用水,水路被切断。从此,作为京杭大运河的北端点的积水潭也与京杭大运河失去了关系。从此,由大运河运来的物资,一般到通州后改用马车经朝阳门进城。失去漕运功能后,由于钟鼓楼就在附近,积水潭附近仍是人口密集区,保持着前朝的繁华。明代漕运废弃,积水潭逐渐内缩,并形成几个彼此相连的小湖,除沿用积水潭、海子外,因沿湖建有十座古刹,“十”与“什”同音,所以也称什刹海。也有人认为明代万历年间,陕僧三藏于今天的后海西岸建十刹海庙,于是后海遂得“十刹海”之名,也称作什刹海、十岔海、石闸海。从明清至今多称什刹海,而积水潭却成为旧称。从狭义上说,今天依然被称为积水潭的地方,是积水潭医院内的湖泊,是因元代的积水潭内缩后而分离出来的,并一直保留着“积水潭”之名。
旧时积水潭的潭字作一声,现多为老北京人使用.随着地铁报站名为潭(二声)
3号线(未开通):田村曹各庄北
北京地铁规划方案(1965年版)
3号线是北京地铁中一个难产的婴儿,看上面的规划方案,3号线是不是很像4号线的样子?它就是4号线的雏形,3号线在被4号线抢占了西直门预留站台之后,又被其他越来越多重要的线路分割、合并、被迫改线,最终定为:田村—曹各庄北,预计2021年中开通一期工程(请以实际时间为准)
曹各庄北:因为在曹各庄北面得名?(不详)
田村:6号线,3号线与30号线的换乘站,因旁边有个田村山得名?(不详)
2号线:只要京铁愿意,2号线哪里都是终点站(西直门积水潭)
西直门: 西直门元称和义门,位于内城西垣北侧。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修缮后改名为“西直门”。明正统四年(1439年),西直门增建瓮城、箭楼、闸楼,均采用山东临清烧制的特大城砖。城楼宽32米,进深15.6米,为3层飞檐歇山式建筑,柱、门、窗皆为朱红色,檐下的梁枋上饰以蓝、绿两色图案,顶部为绿色琉璃瓦,饰有望兽及脊兽。楼连台高32.75米,城楼开间虽与东直门相同,但其尺度略大于东直门。西直门瓮城呈正方形,南墙开有券顶闸楼门,门上建闸楼,城内建有关帝庙座。除正阳门外,西直门在内城其他几座城门中,建筑规模较大。在门楼台下部正中与城垣墙身垂直方向,辟有券顶式城门洞,因沿袭和义门之制,较内城其他门洞低。装有向内开启的城门一合,用福山寿海5面包锭铁钉固定。城门正前方为一重檐歇山顶箭楼,西、南、北3侧共有箭窗82孔。
箭楼西侧面阔7间,内侧庑座面阔5间,通高30米,俯视呈“凸”型。瓮城连接城楼与箭楼,为东西62米、南北68米的方形。西北角设有瓮城庙。在瓮城南墙辟有一瓮城门。与城门方向成曲尺型,以利屏蔽城门。上方有一座单檐硬山谯楼有两层12个窗,有称瓮城门楼。城外护城河木桥改为石桥,拆除西直门城楼引起了社会上很大的轰动
西直门站外
当然这里还有京张铁路的北京北站!
积水潭:因什刹海旧称积水潭而得名
元末明初,随着积水潭上游村庄增加人口增多,大量开垦土地,水土流失导致河道淤塞;明代建的皇城将流经元代皇城东墙外的运河圈入,以保证皇家用水,水路被切断。从此,作为京杭大运河的北端点的积水潭也与京杭大运河失去了关系。从此,由大运河运来的物资,一般到通州后改用马车经朝阳门进城。失去漕运功能后,由于钟鼓楼就在附近,积水潭附近仍是人口密集区,保持着前朝的繁华。明代漕运废弃,积水潭逐渐内缩,并形成几个彼此相连的小湖,除沿用积水潭、海子外,因沿湖建有十座古刹,“十”与“什”同音,所以也称什刹海。也有人认为明代万历年间,陕僧三藏于今天的后海西岸建十刹海庙,于是后海遂得“十刹海”之名,也称作什刹海、十岔海、石闸海。从明清至今多称什刹海,而积水潭却成为旧称。从狭义上说,今天依然被称为积水潭的地方,是积水潭医院内的湖泊,是因元代的积水潭内缩后而分离出来的,并一直保留着“积水潭”之名。
旧时积水潭的潭字作一声,现多为老北京人使用.随着地铁报站名为潭(二声)
3号线(未开通):田村曹各庄北
北京地铁规划方案(1965年版)
3号线是北京地铁中一个难产的婴儿,看上面的规划方案,3号线是不是很像4号线的样子?它就是4号线的雏形,3号线在被4号线抢占了西直门预留站台之后,又被其他越来越多重要的线路分割、合并、被迫改线,最终定为:田村—曹各庄北,预计2021年中开通一期工程(请以实际时间为准)
曹各庄北:因为在曹各庄北面得名?(不详)
田村:6号线,3号线与30号线的换乘站,因旁边有个田村山得名?(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