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历史
2023-04-08 来源:文库网
琉球历史
本文核心词:日本,二战,冲绳,满清,琉球,钓鱼岛事件,琉球群岛,琉球历史,冲绳问题,驻日美军。1879年3月11日:琉球藩被废除,编入鹿儿岛县。琉球国正式被日本吞并。
琉球国,位于台湾和九州中间的琉球群岛上,面积大约为3600平方公里,由无数岛屿组成。
最大的岛屿是冲绳岛(也叫作琉球主岛),其次是奄美。
在今天看来,琉球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美军为了争夺琉球发动了冲绳战役,打了3个月,损失了7万多军队。日本为了保住冲绳,不惜大规模搞神风特攻,架着飞机猛撞美军军舰。
不过,在古代的东亚,琉球似乎无足轻重,是海中小国。
琉球历史上最早关于中国的记录,是大概公元7世纪的隋代。
大约公元607年,隋炀帝派特使朱宽,乘船到达了澎湖、台湾和琉球!
琉球还是原始社会,岛上人烟稀少,没有物产。
朱宽并没有重视这个蛮荒之地,回国后简单汇报了一通。
隋炀帝感兴趣的是台湾,开始招抚 后来又出兵征讨,对琉球则没当回事。
随后很多年,中国同琉球也存在商贸关系,只是不太密切。
当年想要到达琉球,并不容易。
琉球的奄美大岛距离日本九州,只有200多公里,到中国大陆的杭州或者福州都有700多公里。
这一路没有其他岛屿可以停靠,很容易遭到季风的影响,导致严重的海难。
从中国大陆到琉球,比较合适的季节是夏季,可以借助西南季风;从琉球到中国,则是秋季比较合适,有东北季风。
其他季节则不太合适,风向难以把握,经常出现船毁人亡的情况。
即便如此,到了明代,琉球同中国的关系已经非常密切了。
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使者向琉球国发布诏谕。
当时琉球分裂为3个小国,它们派遣使者向大明朝贡,成为明王朝的藩属国。
从一开始,朱元璋把琉球定为永远不会征讨的国家,给与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琉球的特使进贡以后,往往会得到数倍物资的赏赐。
同时,琉球特使得到一定数量商品的特惠贸易权力。
琉球特使以成本价购买一批中国瓷器、茶叶等商品,还能以远远搞出市面的价格,将自己的商品出售给大明政府。
如印尼的胡椒在大明市面上的售价一般是3两银子,而大明从琉球特使手中的收购价格则是30两。
其实,这就是一种变相的赏赐。
琉球国土狭小,农业极烂,必须依靠对外贸易维持国民生存,对大明的贸易有很强的依赖性。
更夸张的是,琉球缺少先进的造船技术,也缺乏铁矿资源,不能生产大型商船。
而洪武和永乐初期,琉球却有至少30艘大船,长期用于对大明的贸易。
不用说,这些船只全部是明朝赏赐的。
爸爸对亲儿子,无非也就是这样了。
16世纪中期,琉球国王统一了3国,成立琉球王国。
此时琉球已经高度的中国化,以中国的藩属国为荣耀。
大明御赐琉球国王“尚”的姓氏,后者沿用了很多代。
可惜,好景不长。
琉球最倒霉的地方,是它有一个恶邻。
这个恶邻就是萨摩藩。
萨摩藩岛津家,在日本历史上赫赫有名,少说嚣张了500年时间。
有意思的是,岛津家自称是秦始皇的后代惟宗氏后代,早年从朝鲜半岛流落到九州。
岛津家的人骁勇善战,很快就成为武士,以此为生。
到了镰仓幕府时代,首任征夷大将军源赖朝有个奶妈,他的长女嫁给了岛津家的儿子。
源赖朝一直将奶妈当做亲生母亲,那么岛津家的儿子就成为他半个妹夫。
由此,源赖朝将九州的萨摩、日向、大隅三个地方交给岛津家管理。
由此岛津家从武士升级成为大名,开始了军阀的生涯。
萨摩藩在日本的名气很大,以强大的水军以及作战不怕死闻名全国。
众所周知,萨摩藩是后来倒幕运动的领袖,也是日本海军的创建者。
而萨摩藩的领地,距离琉球国非常的近。
从萨摩藩控制的海岛到琉球的奄美大岛,只有区区80多公里。
古代木船的速度较慢,海上也有3到4节,80多公里也就大半天的航程吧。
琉球有这么强大的邻居,也算是倒大霉了。
不过,萨摩藩在很长时间并没有吞并琉球,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日本战国时期,倭寇肆虐中国沿海,大明恼怒的中断了对日贸易。
萨摩藩聪明的选择琉球国,作为商贸中转 地。
他们将大量日本商品运到琉球,以琉球商品的名义销售到中国,主要是:白银、漆器、刀剑、屏风和扇子。
商船从中国返回琉球的时候,会带来日本需要的中国商品,主要是:药材、瓷器、丝绸、铜钱。
这样一来,萨摩藩等于垄断了对中国贸易,利润当然非常巨大。
那么,吞掉琉球根本不费事,萨摩藩却不能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