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知识

库存管理的4种常用方法(2)

2023-04-08 来源:文库网
第三,ABC重点控制法
ABC重点控制法是将企业的全部存货分为A、B、C三类,对金额高的A类物资,作为重点加强管理与控制;B类物资按照通常的方法进行管理和控制;C类物资品种繁多但价值不大,可以采用最简便的方法加以管理和控制。上述ABC三类存货中,由于各类存货的重要性不同,一般可以采用下列控制方法:
(1)对A类存货的控制,计算每个产品或物料项的经济订货量和订货点,尽可能适当增加订购次数,以减少存货积压,相当于减少其昂贵的存储费用和大量的资金占用;
(2)对B类存货的控制,也要事先为每个产品和物料项计算经济订货量和订货点,但要求不必像A类那样严格,只要定期进行概括性的检查就可以了,以节省存储和管理成本。
(3)对于C类存货的控制,由于它们品种众多,而且单价又很低,存货成本也较低,因此,可以适当增加每次订货数量,减少全年的订货次数,但也同时要注意防止产生大量库存积压。对这类物资日常的控制,一般可以采用一些较为简化的方法进行管理。常用的是“双箱法”。即把某项库存物资分装两个货箱,第一箱的库存量是达到订货点的耗用量,当第一箱用完时,就意味着必须马上提出订货申请,以补充生产中已经领用和即将领用的部分。

库存管理的4种常用方法


第四,再订货点库存法
再订货点是用来明确启动补给订货策略时的货品单位数,一旦存货量低于再订货点即启动补给订货。当需求量或完成周期存在不确定性的时候,须使用合适的安全库存来缓冲或补偿不确定因素。用公式来说明:
再订货点=采购提前期消耗量 安全库存
企业为了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提前若干天数购入存货,提前的天数就是订货提前期。一般情况下,订货提前期应等于交货天数。提前进货的条件下,企业再次发出订货单时尚有存货的库存量,就是再订货点。一般情况下,在考虑到保险库存时,再订货点(R)的数量应等于交货时间(L)与平均每日需求量(d)之积再加上保险储备量(B)。
再订货点模型的表达式为:R= d x L B
以上四种库存管理理论都有很多实践,也是经过了市场的检验,后面几期我们接着深入了解供应链物流运作中的具体实践吧。
其他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