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明了的均衡器调节总结 业余人士必修
2023-04-08 来源:文库网
简单明了的均衡器调节总结 业余人士必修
本文核心词:攻略,教学,EQ,音乐人,调节,均衡器,听音观之前我发过有耳机的简单介绍,对于一个音响师来说我们最重要的是养成一个正确的听音观,那么如何养成正确的听音观呢?
首先,这世界上没有正确的听音观
我确实不是在逗你,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正确的听音观。
对于每个人来说,喜欢的声音都是有差别的,这种差距有可能巨大也可能很微小,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你几乎找不到两个喜欢声音完全一样的人,就像你找不到两个长得完全一样的人是一样的。
所以对于每个人来说,听音观这东西都是相对于自己的正确。当然只要不要偏门偏的太离谱,都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的,比如HD600和HD650,风格有着明显的差距,喜欢那个都没有错,相对来说它们都是优秀的声音,但是如果你非说你觉得Beats Studio的声音才是绝对正确的,那只能说恐怕这种听音观是在难以算得上正确了……
只是每个用户的习惯都不一样,并且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比如小编我曾经开始的时候是个低频党,然后是解析党,然后是个中频党,现在又回到了低频党的队列中……只是对于综合素质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了。而本页开始说的没人的听音观都不同主要原因也是因为这点,很多烧友之间喜欢的或者说最注重的表现就不相同,听音观就更是相差较远的,但是有一点一定是确定的,真正优秀的顶级器材来说,一定是不论何种听音观的人只要听音观正确,都会觉得好听的。
如何快速培养自己的“恒定标准”?
其实就文章开头部分所说的听音观,小编想要讲述的更加类似于一种恒定标准,在不用AB对比的情况下来知道一款音频设备器材的特点或者缺点,这确实是需要一定时间练习的一个技能。
但是练习这种“技能”最根本的一个要求就是多听。其实这并不难,并不代表一定要听一个耳机一个月,当然一耳朵肯定也是不行的,比如熟悉的曲目都听一遍,你大概就能够对这个设备的风格和声音特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了,记住之后再继续自己的蹭听道路。
在听过一定数量的器材之后,通过自己的喜好来对这些设备的声音做一个加减法,很容易知道自己的追求的是什么样的声音表现,也就是听音观了。
当然,最终的听音观也一定和你喜欢听的类型会有较大的联系,比如如果你是一个喜欢流行音乐的朋友,可能你对于中频的距离就会有更高的要求;如果你是喜欢ACG音乐的动漫党,可能你对于女声高频的表现会变得要求更高。但是随着自己年龄的变化、听音乐心态的变化和喜欢的音乐类型的变化,自己的听音观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也是非常正常的。
咳咳回到正题
虽然我们没有正确的听音观,但是调音也一定要调出音乐自己的特点。
1. 每个频段的声音特点:
超低音:20Hz-40Hz,适当时声音强而有力。能控制雷声、低音鼓、管风琴和贝司的声音。过度提升会使音乐变得混浊不清。
低音:40Hz-150Hz,是声音的基础部份,其能量占整个音频能量的70%,是表现音乐风格的重要成份。
适当时,低音张弛得宜,声音丰满柔和,不足时声音单薄,150Hz,过度提升时会使声音发闷,明亮度下降,鼻音增强。
中低音:150Hz-500Hz,是声音的结构部分,人声位于这个位置,不足时,演唱声会被音乐淹没,声音软而无力,适当提升时会感到浑厚有力,提高声音的力度和响度。提升过度时会使低音变得生硬,300Hz处过度提升3-6dB,如再加上混响,则会严重影响声音的清晰度。
中音:500Hz-2KHz,包含大多数乐器的低次谐波和泛音,是小军鼓和打击乐器的特征音。适当时声音透彻明亮,不足时声音朦胧。过度提升时会产生类似电话的声音。
中高音:2KHz-5KHz,是弦乐的特征音(拉弦乐的弓与弦的摩搡声,弹拔乐的手指触弦的声音某)。不足时声音的穿透力下降,过强时会掩蔽语言音节的识别。
高音:7KHz-8KHz,是影响声音层次感的频率。过度提升会使短笛、长笛声音突出,语言的齿音加重和音色发毛。
极高音:8KHz-10KHz合适时,三角铁和立叉的金属感通透率高,沙钟的节奏清晰可辨。过度提升会使声音不自然,易烧毁高频单元。
2. 平衡悦耳的声音:
150Hz以下(低音)应是丰满、柔和而富有弹性;
150Hz-50Hz(中低音)应是浑厚有力百不混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