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知识

恶龙传说

2023-04-08 来源:文库网

恶龙传说

本文核心词:游戏,经济学,经济学原理

恶龙传说


勇者斗恶龙,为什么屠龙勇士终会变成恶龙?
因为仇恨。
恶龙不会那么容易让勇者胜利。勇者要冲过重重关卡。面对这些关卡,勇者必须拿出勇气。如果勇者因为仁慈而犹豫,那么就没有这样的故事了。所以必须仰赖暴力,并且为自己的杀戮辩解。恶龙还会制造焦土,以使得勇者无法穿越(缺少补给)。最终面对恶龙,恶龙往往很强大(但也可能恶龙肥胖老化了);即便可能打赢恶龙,也可能恶龙追求鱼死网破(这样勇者就间接变成坏蛋了)。
这个勇者成功之后,会发现一路上很多敌人,那么潜藏在人群中的敌人呢?所以必须揪出来或者至少压制。这样被救治的群众就成了亲卫军。他们会发动运动让其他人加入,然后一层层下去。他们开始占据“正义”制高点。为了保护胜利果实建立护城河。然而不只是这样。勇者可能觉得自己牺牲太大,因此需要补偿;或者他的亲卫军里出现了他的“敌人”。而出现敌人的原因都是,以为可以解决上一代恶龙的问题----可是自己上来发现问题其实没变。
总之,他变成了恶龙。亲卫军跟随腐化,或者害怕中度日。恶龙可能意识到自己错误,也可能没有----但他总会有一套“外因”解释。
于是一切又回到故事原点。人民欢迎勇者,可是要么无动于衷,要么害怕失败帮助恶龙(至少退缩),要么趁火打劫,要么效忠恶龙。没有人去想,其实恶龙和勇者就是一体两面的----甚至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恶龙。
这个故事如果有个结尾,那么应该是勇者和护卫、平民和解。这样不必充满杀气地去杀恶龙。经过群众了解恶龙的处境,不论是斗是和都更简单。
比较可悲的是,勇者斗恶龙往往被写的很光明正大。实际上可能还不如黑帮。

恶龙传说


现实版本更加残酷。
法国大革命斗了几十年,算后事有百年。斗争原因是法国对外战争失败,经济困难。路易十六并不是很坏。缴税问题让贵族、平民都不满意。之后,路易十六被杀。整个过程充满了流言,这种恐惧让参与者大胆参与暴行。他们不仅仅摧毁皇权象征,也摧毁平民农田、教堂----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封建的一部分。顶峰时候罗伯斯庇尔登台。他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然而正是容不得“旧事物”,暴行被完全合法化。用某些人的说法,革命必须的代价。最后他自己也被杀。原先支持革命的纷纷倒戈,复辟开始。拿破仑登台,颁布《法典》,且保护了学者(不然很多数学家就像拉瓦锡那样莫须有给杀了),并且强制其他国家接受。有点类似于现在美国,被洗脑的基本上都跟随了法国脚步(这也是为什么叫大革命)。
英国人、基督教徒嘲笑法国人。因为法国人斗来斗去,又回到君主制,成果不过是《人权宣言》(在《独立宣言》发表之后)和保护财产权的《法典》。而且他们当时并没有什么工业,也就是不是什么资产阶级运动。(正是因为资产少,关键不怕穿鞋的,所以斗得凶吧)英美并没有这么做,也达到了目的。新教改革、选择自由经济,这样变革是随着国情而不是理想主义先设个靶子再找枪、总体过程比较自然。英国选择是解释和选择权在你,只要你信上帝即可(有点类似心即理)、给英国交税即可、认可女王权威即可。这样看起来君主立宪制不民主,然而实际上最自由。之所以英美结果更好,大概是他们封建底子薄、工业起步早吧(美国种植园)----一开始就是奔着财产安全去的。
保护个人安全才是现代化的基础。一心追求平等,无视他人正当权利和社会贡献,最后人人都是可以攻击的对象。封建社会其实大部分贵族都是被道德约束的,所以下手都没有革命者重。当然他们确实阻碍了进步。不仅仅好人要保护,坏人的必要部分也一样----一是对人的尊重,二是肯定社会贡献。否则没有人敢创新、敢冒险。最终目的不是谁搞死谁,而是可持续发展。
生产力不变,经济构建方式也不会变。比如一个木材厂,单纯换人,该干嘛的还是干嘛,收入并没有变化(有效的组织机制并没有改变)。如果是暴力革命,废弃或限制了精通事务的厂长,那么可能效果还不如原来的。破旧要能立新。只管砸的是流氓,不负责而把祸害带给无辜的人。
人民概念被抽象化,它的内涵就被掩盖了-----没有哪两个人民是一样;也没有人会因为是“人民”就能胜任和鉴别这些或那些-----必须在发展中注入内涵,使其自然而然是他自己(比如医生,他就应该懂得很多医学知识。)
木材厂如果要更加民主,那么工人要更富有高度知识,进而整个体系更倾向于人。这样即是扩展工业内涵,也是自我的完善和保护。
法国这股民粹风席卷全球,独立运动遍地开花。然而事实上,分裂和独立带来的好处很少。那些自以为拥有尊严的往往陷入极权社会。比如南非。虽然很多人歌颂曼德拉,可是实际上黑人并没有给白人平等权利,原本正常运转的社会因缺乏“经验”衰退。对于我们自己,我不认可分裂;但不接受以分裂为理由损害同胞利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