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知识

风雨54年 中国的地震预报之路

2023-04-08 来源:文库网

风雨54年 中国的地震预报之路

本文核心词: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这是一个举国难忘的惨痛时刻,河北唐山丰南一带,地动山摇——这就是7.28唐山大地震,24.28万人丧生,16.4万人重伤是它的血色注脚。
时至2020年7月12日6时38分,唐山再发5.1级地震,北京有明显震感。据唐山市应急管理局的回复,这场地震乃7.28唐山大地震的余震之一。
这也是近五年来最大的地震。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在不断提升,但想要减少地震带来的人身危险与财产损失,地震预报是最重要的一环。在地震成功预报的背后,地震工作者们走了54年的探索之路。
壹-邢台,中国地震预报的滥觞
中国的地震预报工作,始于1966年的邢台。
1966年3月8日5时29分14秒,河北省邢台专区隆尧县发生震级为6.8级的大地震,随后在3月22日16时19分46秒,河北省邢台专区宁晋县发生震级为7.2级的大地震。两震叠加,让地震灾情更加严重,共死亡8064人,伤38000人,经济损失达10亿元。
周恩来总理闻此消息,三次赶赴灾区现场救灾,并指示:中国必须有自己的地震预报系统。
从那之后,红山地震台在邢台大地震的严峻考验中诞生了,中国的地震预报历史也由此开篇。

风雨54年 中国的地震预报之路


如今,红山地震台已发展成为拥有测震、地磁、水准、地电等多种观测手段的综合地震台,并成为我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地震基准台
贰-海城,地震预报史的明珠
自1966年邢台地震之后,中国的地震活动进入到一个为期十年的活跃期。发生在华北、川滇的12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给地震工作者带来了丰富的一手资料进行地震研究,在此前的研究积累下,中国的地震预报工作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2·4海城地震发生于1975年2月4日19点36分,震中位于辽宁省海城县(今海城市)、营口县(今大石桥市)一带,地震强度达里氏7.3级,但由于中国科学家对该次地震进行了准确的预测并及时发布预报,最终人员伤亡共18308人,仅占总人口数的0.22%。其中死亡1328人,占总人口数的0.02%,重伤4292人,轻伤12688人,轻重伤占总人口数的0.2%。

风雨54年 中国的地震预报之路


海城地震被认为是世界有史以来在正确预测地震的基础上,由官方组织撤离民众,明显降低损失的唯一成功案例。上图为当时的地震预报通知。
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测与发布预报,给予了中国地震预报工作者们极大的信心,但在河北唐山,一条恐怖的地龙正在暗处蠢蠢欲动......
叁-唐山,被人祸加重的天灾
1976年7月28日的深夜,街灯阑珊的唐山一片静谧,但这片平静被一场持续23秒的剧烈晃动所打破——唐山被地震夷为废墟,北京的天安门梁柱“嘎吱”作响,在中央与全国各地联络中,唐山地区呼叫若干次,均无回应。
这就是著名的唐山大地震,唐山682267间民用建筑中有656136间倒塌和受到严重破坏,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4204个孩子成了孤儿。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元人民币以上,其受灾现场之惨,灾害程度之烈,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二,仅次于海原地震。

风雨54年 中国的地震预报之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