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4中型坦克(7)
2023-04-08 来源:文库网
履带着地长 3.850m
公路最大速度 55km/h
越野最大速度 43km/h
燃料储备 590L
公路最大行程 550km
土路最大行程 400km
涉水深(无准备) 1.320m
爬坡度 58%
侧倾坡度 47%
攀垂直墙高 0.730m
越壕宽 2.500m
最小转向半径 1.5m
发动机型号 B2-34或B2-34M
类型 4冲程12V60°水冷柴油机
功率/转速 368kW/1800r/min
传动装置
类型 机械固定轴
前进档/倒档数 5/1
转向装置类型 离合制动
悬挂装置类型 垂直螺旋弹簧
主要武器口径/型号/类型 85mm/Зис-с-53/线膛
并列武器口径/型号/类型/数量 7.62mm/дтм/机枪/1挺
航向机枪口径/型号/类型/数量 7.62mm/дтм/机枪/1挺
弹药基数
炮弹 58发
7.62mm机枪弹 2394发
射速 3~4发/min
炮塔驱动方式 电动/手动
炮塔旋转范围 360°
车长超越控制 无
火炮俯仰范围 -5~ 25°
装甲结构类型/厚度/水平倾角/材料
车体
前上 均质/45mm/30°/钢
前下 均质/45mm/钢
侧部 均质/45mm/上40°、下90°/钢
后部 均质/45mm/50°/钢
顶部 均质/18~22mm/0°/钢
底部 均质/18~22mm/0°/钢
炮塔
正面 均质/90mm/钢
侧面 均质/75mm/钢
后部 均质/60mm/钢
顶部 均质/18~22mm/钢
发电机
型号 ГТ-4563A或ZFC-1500
电压/功率 28V/1.5kW
缺陷
窝弹区
不管是哪一种型号的T34坦克,其车体正面装甲与炮塔正面装甲结合处都有一个窝弹区
薄弱的装甲
其实战争后期的T34坦克处境类似于美国人的谢尔曼M4A1,一击必毁。苏联人的T34一直都是45mm装甲,从一而终。而战争后期德国人的任意一款中型主战坦克装甲都能与其抗衡甚至远超T34,这导致苏联坦克损毁率居高不下。
发动机纵置
什么是发动机纵置?就是发动机的安装是和车体平行的,见下图(红圈处就是发动机):
从图片可以看出,T-34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几乎占了车体的一半左右,逼得战斗室(炮塔)和驾驶舱只能靠前。
而炮塔是整辆坦克中最重的部件,造成T-34的前部悬挂负担过大,根本就没有加厚前装甲的冗余。那为什么T-34不采用横置发动机(发动机和车体垂直安装)呢?那就必须牵出T-34的第三个设计缺陷,也是T-34的骄傲——
克里斯蒂悬挂系统
T-34有一个外号叫“雪上飞”,除了超越时代的B2发动机外,最重要的就是这可靠的大行程克里斯蒂悬挂了!但是克里斯蒂悬挂有它先天的缺陷——占用车内空间太多,使车内设备难以布置
在车体里每侧都有五根这样的弹簧,会极大的破坏车体内部空间的连续性,大型设备只能纵向安装!这也是克里斯蒂悬挂被扭杆悬挂淘汰的重要因素。
总结
科什金在设计T-34的时候过于强调机动性,是造成T-34以上缺陷的重要原因,所以在战后,苏联坦克的设计开始走向平衡为主。
公路最大速度 55km/h
越野最大速度 43km/h
燃料储备 590L
公路最大行程 550km
土路最大行程 400km
涉水深(无准备) 1.320m
爬坡度 58%
侧倾坡度 47%
攀垂直墙高 0.730m
越壕宽 2.500m
最小转向半径 1.5m
发动机型号 B2-34或B2-34M
类型 4冲程12V60°水冷柴油机
功率/转速 368kW/1800r/min
传动装置
类型 机械固定轴
前进档/倒档数 5/1
转向装置类型 离合制动
悬挂装置类型 垂直螺旋弹簧
主要武器口径/型号/类型 85mm/Зис-с-53/线膛
并列武器口径/型号/类型/数量 7.62mm/дтм/机枪/1挺
航向机枪口径/型号/类型/数量 7.62mm/дтм/机枪/1挺
弹药基数
炮弹 58发
7.62mm机枪弹 2394发
射速 3~4发/min
炮塔驱动方式 电动/手动
炮塔旋转范围 360°
车长超越控制 无
火炮俯仰范围 -5~ 25°
装甲结构类型/厚度/水平倾角/材料
车体
前上 均质/45mm/30°/钢
前下 均质/45mm/钢
侧部 均质/45mm/上40°、下90°/钢
后部 均质/45mm/50°/钢
顶部 均质/18~22mm/0°/钢
底部 均质/18~22mm/0°/钢
炮塔
正面 均质/90mm/钢
侧面 均质/75mm/钢
后部 均质/60mm/钢
顶部 均质/18~22mm/钢
发电机
型号 ГТ-4563A或ZFC-1500
电压/功率 28V/1.5kW
缺陷
窝弹区
不管是哪一种型号的T34坦克,其车体正面装甲与炮塔正面装甲结合处都有一个窝弹区
薄弱的装甲
其实战争后期的T34坦克处境类似于美国人的谢尔曼M4A1,一击必毁。苏联人的T34一直都是45mm装甲,从一而终。而战争后期德国人的任意一款中型主战坦克装甲都能与其抗衡甚至远超T34,这导致苏联坦克损毁率居高不下。
发动机纵置
什么是发动机纵置?就是发动机的安装是和车体平行的,见下图(红圈处就是发动机):
从图片可以看出,T-34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几乎占了车体的一半左右,逼得战斗室(炮塔)和驾驶舱只能靠前。
而炮塔是整辆坦克中最重的部件,造成T-34的前部悬挂负担过大,根本就没有加厚前装甲的冗余。那为什么T-34不采用横置发动机(发动机和车体垂直安装)呢?那就必须牵出T-34的第三个设计缺陷,也是T-34的骄傲——
克里斯蒂悬挂系统
T-34有一个外号叫“雪上飞”,除了超越时代的B2发动机外,最重要的就是这可靠的大行程克里斯蒂悬挂了!但是克里斯蒂悬挂有它先天的缺陷——占用车内空间太多,使车内设备难以布置
在车体里每侧都有五根这样的弹簧,会极大的破坏车体内部空间的连续性,大型设备只能纵向安装!这也是克里斯蒂悬挂被扭杆悬挂淘汰的重要因素。
总结
科什金在设计T-34的时候过于强调机动性,是造成T-34以上缺陷的重要原因,所以在战后,苏联坦克的设计开始走向平衡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