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的省际行政区划调整(2)
3、立煌县。1932年10月11日,国民政府于将分属安徽省的六安、霍山、霍邱和河南省的固始、商城5个县的部分地区划出,于金家寨添设立煌县,隶属河南省。初属河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区。后因安徽划入地区的绅董不断上书安徽省政府,陈述立煌距河南省会开封过远,要求归属安徽省。1933年4月,经国民政府内政部批准,立煌县改属安徽省,隶属于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区(六安)。1938年6月27日至1945年11月的抗日战争时期,立煌县是安徽省临时省会驻地。1947年9月2日,刘邓大军攻克立煌县,4日改名金寨县,是中国著名的将军县。
皖北行署区金寨县
4、江浦县。江浦县曾是太平天国天浦省的省会。江苏省还没有完全解放,因此国家把江苏省划分成了苏北行署区和苏南行署区。至于南京,由于管理大城市的需要,南京被设立成了直辖市。不过,当时的直辖市只有市区,市区之外的县区不归直辖市管理。距离苏北行署区、苏南行署区较远,临时划给安徽省。1949年4月25日,江浦县解放后,江浦县隶属皖北行政公署滁县专署。1953年1月,苏北行署区和苏南行署区合并。南京被取消直辖市地位,江浦县划回江苏省,现在为南京市浦口区一部分。
皖北行署区滁州专区江浦县
5、永城县。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的抗日战争期间,永城境内国民党辖区仍属河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抗日民主政府辖区先后隶属豫皖苏边区革命根据地、淮北第二行政区和苏皖边区第八行政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2月,为了纪念彭雪枫将军,永城县被改名为雪枫县,县境南部划归雪涡县,县境西南部划归雪商亳县。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2月,雪枫、雪涡、雪商亳3县隶属豫皖苏边区第三行政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3月至11月,县东部为萧宿永县辖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1月,县北部成立砀南县。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3月,雪枫县复名永城县,撤销雪涡、雪商亳、砀南等县,恢复原建制,隶属皖北行政区宿县专区。由于战争尚未彻底结束,因此永城地区被暂时划入了安徽皖北地区管理。
1952年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批准,将永城县划入河南省(1952年11月25日政务院【政政齐字第149号】命令)(安徽省人民政府于1953年1月20日决定,于2月1日正式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