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杂谈趣闻

家庭暴力背后的心理学分析(3)

2024-01-06 来源:文库网
 
更多的时候则是丈夫将妻子作为出气的工具,在外面受气了,回到家里找一个弱者来发泄。
 
根据精神分析中的“心理防御机制”学说,当人在工作中有巨大压力时,碍于社会地位等原因,他会压抑这种不如意,然后把这种挫折感转移到他认为可以的时间、场合和对象身上发泄出来。
 
这种幼稚的让心理得到快感的办法,偶尔用用无伤大雅,而且十分有效;但要是变成习惯,其实就是回避面对真正的问题,极容易形成一种神经症。
 
这也就是为什么家庭暴力也会发生在如李阳这样的社会名人、受过西方教育的人身上,其实它是一种全球性的问题,背后隐藏着很多心理根源。
 
而对于受害者而言,长期在家庭暴力中会受到环境的影响,造成长期的精神紧张与忧虑。

家庭暴力背后的心理学分析


 
因无法得到一个很安全的家庭环境,导致人格尊严受损害,人格扭曲。我们都知道人格是一个最基本的心理变量。如果人格发生变化,更可能会影响终生。
 
如果小孩在家庭暴力的环境下成长的话,幼儿目睹了家庭暴力,在将来自己的婚恋中,可能会无意识地拒绝亲密关系,会对婚恋产生恐惧的心理,或者模仿上一代的父母而重复家庭暴力。
 
而成人如果经常承受家庭暴力,对身心的损害也是很大的,更容易罹患某些心身疾病。
 
对于女性,对于家暴的态度千万不要忍让,不要让对方从施暴中获得快感而强化他的行为,进而形成习惯。
 
而应明确地拒绝,绝不姑息在求助警方的同时,求助心理医生。
 

 

家庭暴力背后的心理学分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