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杂谈趣闻

不是爱情就是性(2)

2024-01-06 来源:文库网
 
可能你会问,那么爱到年老,连性行为的能力都没有了,岂非就没有爱情?吴敏伦说,年老有年老的性行为方式,简单如抚摸、拥抱、亲吻,身心灵也会因之获得满足。
 
全世界爱情信心下降吴敏伦指出,全世界对爱情的信心正在下降,根据联合国的统计,2010年世界离婚率(离婚数与结婚数之比)排行榜,巴黎排在首位,达50%,北京39%、上海38%、台湾38.3%、深圳36.25%,香港则有33.8%,结婚年龄在提高,短暂性关系率也在提高,结果是繁殖率降低,如2012年的香港繁殖率是1.11,远低于安全下限的2.1,吴敏伦认为,其后果包括导致人类身体、心理和性健康不良,人口老化,更损害金融(如生产总值)增长与社会稳定。
 
香港家庭计划指导会青少年与性调查2011年,访问有多少青少年(18至27岁)愿意结婚,其所得数字,男性仅有约四成多,女性也只刚超过五成,比较1996年香港回归前,青少年男女愿意结婚的比例均下跌超过一成。至于不想结婚的理由,当社会响起生活指数如楼价太高妨碍香港人步入婚姻的论述时,调查结果却显示“经济不容许”并不是最主要理由,反而“找不到适当对象”占约四成,而“享受独身”则占近三成。而就算短暂性关系率在提高,也不等于人们有满意的性生活,在香港,根据2012年杜蕾斯的全球性生活调查,成年人对性生活的满意度只有29%,远低于位居榜首的马来西亚(74%),比较全中国(42%)而言亦偏低。

不是爱情就是性


 
从上述数字显示,无论从爱情、婚姻,到性,香港人都出现了很多问题。吴敏伦认为,除了缺乏性教育,缺乏爱情教育,也是构成爱情问题不断衍生的重大原因。
 
没有无条件的爱当无论男男女女都抱怨找不到适当对象时,吴敏伦认为,要先认识和做好自己,才能找到合条件的人,“你有多好,才有机会找到和你差不多好的人”。那什么才叫好?吴敏伦罗列出“怎样才是个可相伴一生的好伴侣”的15项条件:身心健康、性格独立、合理自信、审慎乐观、尽量宽容、优雅美观、洗练童真、具知识内涵、对己对事认真、肯去享受、有理想坚持、有灵气创造力、平和、从容、体己及人。看了这清单,反而让我明白了为何离婚率会持续上升。不过吴敏伦强调,这只是当寻找及努力自己的方向,并不是说达不到这些条件,就不能寻找或不能成为好伴侣,反而应该根据不同情况不同时势加以调整。但无论如何,爱情,不是无条件的。
 
吴敏伦在《至性情书@3033——吴敏伦与妻子徐梅的越界情书》中,就有条件的爱答道:“现在经过接近40年的刻骨铭心的爱,我不能不对方间崇尚的‘无条件的爱’,再嗤之以鼻。在实践上,一切爱的关系,不可能是没有条件的。例如,爱的对象至少必须是一个人吧!这个‘人’已经是条件了。再而,还会衍生到其它条件,例如,要是一个异性,或者健康的人等,如果欠缺了这些条件,已经是爱不成了。我最讨厌的,就是‘无条件的爱’将爱太美化或神化,无限扩大到人不可能实现的地步。人毕竟是人,爱情也必须是桩令双方都满意的交易,方能持久。其实,承认爱是有条件的,不是可耻或鄙俗,反而代表彼此爱得诚实、认真及实际,是建立良好爱情关系的基础。

不是爱情就是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