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对话心理疗法发展研究概述与展望(2)
2024-01-03 来源:文库网
3.意象对话的方法与技术
这个领域的研究呈现出意象对话的涵容性和灵活性。大致可分为以下6个方面:
3.1.意象对话方法综述
早在2001年,朱建军教授出版专著《我是谁》,首次系统介绍意象对话疗法(朱建军,2001)。2006年,《意象对话心理治疗》一书更加系统地细致地讲解意象对话的基本原理操作规范适用人群注意事项人格意象分解技术及临床实践等重要内容(朱建军,2006)。2008年,中英文对照版ThePsychotherapyFromTheOrient:ImageryCommunicationPsychotherapy(《来自东方的心理治疗——意象对话疗法》)在国内外同步发行(朱建军,苑媛,2008)。2013年,《意象对话临床操作指南》和《意象对话临床技术汇总》两本书的出版,标志着意象对话疗法完成快速发展期,进入转型期,实现了从管理到学术双方面的转型,并正式完成了从“朱建军个人的意象对话”到“团队的意象对话”的过渡(苑媛等,2013),并以每3年修订一次的方式不断完善。
苑媛副教授的英文专著TheClinicalOperationofImageryCommunicationPsychotherapy(《意象对话的心理临床》)于2019年9月由WorldScientificPublishingCompany出版,这是继2016年的波兰语版著作出版之后,意象对话国际化的又一重要标志,也是文化自信的再一次体现。
3.2.作品分析
以意象对话为视角,对文学作品绘画艺术和影视作品等进行深入解析,不仅能探索到一部作品的深层心理意义,还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和路径。
王大亮(2008)对村上春树“青春三部曲”中晦涩意象的象征意义进行研究。其运用子人格解析方法,分享作者在作品中对生命自身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进行的反思,并分析作者通过三部作品实现的自我成长。贺艳芳(2011)分析《围城》中人物的动物子人格,从一个新的角度理解人物的人格特质。例如,男主角方鸿渐的动物子人格意象是驴,具有志大才疏倔强胆小等特质。宋文雯(2014)探讨了意象对话应用于美学领域的方法,生动剖析了《富春山居图》。韩春萍(2015)认为,万玛才旦小说存在人物作家和读者三个层面的“意象对话”关系,并由此形成深层象征性结构。林丽华(2017)对《左传》中的梦意象进行分析,从中发掘到中国文化发展脉络和审美文化心理变化。张传渝和陈晓晨(2017)认为电影《大圣归来》中孙悟空象征父亲,江流儿象征儿子,电影情节折射出中国历史文化中儿子以生命为代价拯救父亲的“杀子文化”。
香港电影《青蛇》中,人象征理性,妖象征感性,电影情节讲述了理性和感性之间的战斗。
3.3.技术效果验证
张鸿飞和何克(2007)以46名大二学生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筛选出症状自评量表前9因子里得分前10%和后10%的被试,比较其在镜中人测验与心房测验中的结果差异,结果表明,房子意象的评估效度更高,适用于临床实践。有研究者在高校开设意象对话课程,发现其对大学生学习动机情绪调节自我成长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黎阳等,2016)。彭阳(2018)以大一学生为被试,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意象对话体验式教学对大学生自我觉察和心理感受性有显著影响,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3.4.特定意象分析
一些研究者致力于对某类特定的意象进行分析。孙时进(2003)采用意象想象技术,同时用SES量表测量自尊程度,数据结果显示,被试的评估意象大小与自尊水平呈显著相关,苹果意象大的被试自尊水平高于苹果意象小的被试自尊水平。龚月圆(2010)对被试进行五脏动物意象五脏器物意象的引导,发现五个脏器的意象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五脏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也不同,五脏意象呈现出的脏器属性和中医五脏意象存在相关性和差异性。司书娟(2012)以意象为切入点,在唐宋茶诗词作品中诠释“茶意象”及其心理表征。苑媛(2016)提出“挑武器”意象对话技术,探索武器意象与心理防御机制人际冲突应对模式之间的逻辑关联,并于2018年出版《武器心学:武器意象的心理临床》。王汉杰(2019)对唐诗中的鱼意象,进行提取和解读,发现鱼意象的八个心理内涵和一个情绪性特征,并探讨在表达性治疗中鱼意象的价值。
还有关于鸟狐地狱骑马等意象的解析和运用(王世强,2009;王欢,2011)。
这个领域的研究呈现出意象对话的涵容性和灵活性。大致可分为以下6个方面:
3.1.意象对话方法综述
早在2001年,朱建军教授出版专著《我是谁》,首次系统介绍意象对话疗法(朱建军,2001)。2006年,《意象对话心理治疗》一书更加系统地细致地讲解意象对话的基本原理操作规范适用人群注意事项人格意象分解技术及临床实践等重要内容(朱建军,2006)。2008年,中英文对照版ThePsychotherapyFromTheOrient:ImageryCommunicationPsychotherapy(《来自东方的心理治疗——意象对话疗法》)在国内外同步发行(朱建军,苑媛,2008)。2013年,《意象对话临床操作指南》和《意象对话临床技术汇总》两本书的出版,标志着意象对话疗法完成快速发展期,进入转型期,实现了从管理到学术双方面的转型,并正式完成了从“朱建军个人的意象对话”到“团队的意象对话”的过渡(苑媛等,2013),并以每3年修订一次的方式不断完善。
苑媛副教授的英文专著TheClinicalOperationofImageryCommunicationPsychotherapy(《意象对话的心理临床》)于2019年9月由WorldScientificPublishingCompany出版,这是继2016年的波兰语版著作出版之后,意象对话国际化的又一重要标志,也是文化自信的再一次体现。
3.2.作品分析
以意象对话为视角,对文学作品绘画艺术和影视作品等进行深入解析,不仅能探索到一部作品的深层心理意义,还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和路径。
王大亮(2008)对村上春树“青春三部曲”中晦涩意象的象征意义进行研究。其运用子人格解析方法,分享作者在作品中对生命自身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进行的反思,并分析作者通过三部作品实现的自我成长。贺艳芳(2011)分析《围城》中人物的动物子人格,从一个新的角度理解人物的人格特质。例如,男主角方鸿渐的动物子人格意象是驴,具有志大才疏倔强胆小等特质。宋文雯(2014)探讨了意象对话应用于美学领域的方法,生动剖析了《富春山居图》。韩春萍(2015)认为,万玛才旦小说存在人物作家和读者三个层面的“意象对话”关系,并由此形成深层象征性结构。林丽华(2017)对《左传》中的梦意象进行分析,从中发掘到中国文化发展脉络和审美文化心理变化。张传渝和陈晓晨(2017)认为电影《大圣归来》中孙悟空象征父亲,江流儿象征儿子,电影情节折射出中国历史文化中儿子以生命为代价拯救父亲的“杀子文化”。
香港电影《青蛇》中,人象征理性,妖象征感性,电影情节讲述了理性和感性之间的战斗。
3.3.技术效果验证
张鸿飞和何克(2007)以46名大二学生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筛选出症状自评量表前9因子里得分前10%和后10%的被试,比较其在镜中人测验与心房测验中的结果差异,结果表明,房子意象的评估效度更高,适用于临床实践。有研究者在高校开设意象对话课程,发现其对大学生学习动机情绪调节自我成长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黎阳等,2016)。彭阳(2018)以大一学生为被试,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意象对话体验式教学对大学生自我觉察和心理感受性有显著影响,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3.4.特定意象分析
一些研究者致力于对某类特定的意象进行分析。孙时进(2003)采用意象想象技术,同时用SES量表测量自尊程度,数据结果显示,被试的评估意象大小与自尊水平呈显著相关,苹果意象大的被试自尊水平高于苹果意象小的被试自尊水平。龚月圆(2010)对被试进行五脏动物意象五脏器物意象的引导,发现五个脏器的意象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五脏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也不同,五脏意象呈现出的脏器属性和中医五脏意象存在相关性和差异性。司书娟(2012)以意象为切入点,在唐宋茶诗词作品中诠释“茶意象”及其心理表征。苑媛(2016)提出“挑武器”意象对话技术,探索武器意象与心理防御机制人际冲突应对模式之间的逻辑关联,并于2018年出版《武器心学:武器意象的心理临床》。王汉杰(2019)对唐诗中的鱼意象,进行提取和解读,发现鱼意象的八个心理内涵和一个情绪性特征,并探讨在表达性治疗中鱼意象的价值。
还有关于鸟狐地狱骑马等意象的解析和运用(王世强,2009;王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