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建议你追求卓越,不要追求完美?(2)
2024-01-03 来源:文库网
但人的时间是有限的。投入这么多时间看剧,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就减少了。把看剧当成任务,那种自发性的乐趣、那种快乐也减淡了,其实带给我更大的损失。
假如遇到一段伤痕累累的恋情,该放手就放手吧,遇到渣男不马上分了,还留着回家过年吗?但完美主义者不这么想,“我这么完美的人生,怎么可能遇到渣男呢?他看起来有点渣,是因为我对他的改造还不够,我要继续跟他在一起,把他改造成我期待的样子。”
天,渣男的妈都拿他没办法,不知道恋情中的完美主义女孩,是哪里来的勇气和自信,要去改造渣男?
这背后的根本动力,就是在试图用追加的投入,去掩盖沉没成本。不管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是如此,而这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0乘以任何数,还是0。
追求卓越者面对损失,仍然会后悔,会难受,没有人喜欢损失。但他们可以接受这一切,放下对过去的执念,忍着痛,继续前行。
三、逃避:为避免失败,完美主义者选择了不去开始。
顾城有一首诗直接写出了这个状态:你不愿种花,你说我不愿看它一点点凋落,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避免》
你知道在古罗马的竞技场上,要想常胜不败的角斗士需要怎么做吗?
很简单,一直挑战比自己弱的对手就可以了。
这正是很多完美主义者采取的策略。因为失败那么的难以接受,预感到一件有挑战性的事情时,完美主义者常常裹足不前。
比如,单位要选派一个代表,参加上级组织的演讲比赛。领导找到他,希望由他代表单位去参赛。完美主义者了解到,其他单位的选手有些是播音专业出身,有些比赛经验非常丰富,连着参加了好几次演讲比赛,他感受到巨大的压力,非常担心自己做不好,一口回绝了领导。
相比于直接拒绝,还有一种非常隐晦的逃避行为,叫做“我没准备好”。
还是以演讲比赛举例吧,当听到领导布置任务时,完美主义者想让自己彻底准备好再去参赛。为此他准备报一个仪态培训班,一个普通话培训班,在这两个班上完之前,他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去参加这样的比赛。
实际上,这一切只存在于完美主义者的计划中,他很难在短时间里找到合适的培训班,即使找到了,他大概率也不会去上,因为这本来就是为自己不去比赛找的理由。
错过这一次比赛后,下一个比赛来临时,完美主义者会重复这样的模式:“这个培训还没结束,我还没有准备好,下一次再找我吧,你先找其他人。”
你看到了什么?完美主义者总是在准备,但永远都没有准备好,他错过一次又一次机会,自身的能力没有得到发展,曾经的天赋也变得平庸。
对追求卓越的人来讲,每一次比赛,就是一次历练。他不需要准备的十全十美再去比赛,比赛本身就是一次最好的锻炼,他在比赛中成长,拥抱胜利,也不惧失败。
四、摧毁:要么完美,要么没有。
这可能是完美主义者最具伤害力的地方。
要么我交上去一份完美的论文,要么我就干脆不交论文;要么我拿到第一,要么我就一无是处;你如果不是100%的爱我,你就是不爱我;我是消费者,我是上帝,你们对我的服务要是有一点怠慢,你们就很差劲,我要去投诉你们,去网上曝光你们。
这是一种非此即彼的绝对化思维,这同样是一种婴儿期的全能自恋,如果一件事物不完美,这就代表着全能感受损,会产生一种自恋暴怒,这种愤怒会摧毁一切。
有一次我一个人组装一个网购衣柜,衣柜很漂亮,我用手钻打孔时打偏了一个洞,影响到了衣柜的美观。实际上这个洞的位置很偏,如果不是刻意去看,根本看不到。但我那一个下午都闷闷不乐,整个下午都在为这个洞感到痛苦,责怪自己怎么那么不小心,心中涌起一阵阵冲动,就想把这个衣柜砸了,重新组装一个完美的衣柜。
现在回想,我当时就陷入了一种追求完美的不理性状态。衣柜安装本来就是一个大工程,犯点错很正常,我又是一个人干活,能把衣柜装起来已经很不容易了。即使重新买一个回来,我也没法保证下一次安装不出点什么问题。
但这些我那个时候都想不到,心中的懊悔和痛苦占据了整个内心,只想着“毁了它毁了它”。不完美的衣柜让我想起了不完美的自己,我没法接受不完美的衣柜,因为我没法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如果我们把人生旅途看成一段从A点到B点的过程,什么是完美的方式呢?从A点到B点之间画一条直线,这就是最完美的方式。
现实是怎么样的呢?在A点到B点之间,盘旋着起伏不平的山丘,暗流涌动的大河,打家劫舍的强盗,择人而噬的猛兽。这就意味着,你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保存自己,从失败中汲取经验,不断的绕行,最后才可能达到目标。
有时候,为了靠近,你必须先远离。
这就是追求卓越者采取的方式。一个追求卓越的人,和完美主义者一样雄心勃勃,也想从A点到B点去,没什么不一样。不同之处在于,追求卓越的人明白,当他进步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遭遇失败。
假如遇到一段伤痕累累的恋情,该放手就放手吧,遇到渣男不马上分了,还留着回家过年吗?但完美主义者不这么想,“我这么完美的人生,怎么可能遇到渣男呢?他看起来有点渣,是因为我对他的改造还不够,我要继续跟他在一起,把他改造成我期待的样子。”
天,渣男的妈都拿他没办法,不知道恋情中的完美主义女孩,是哪里来的勇气和自信,要去改造渣男?
这背后的根本动力,就是在试图用追加的投入,去掩盖沉没成本。不管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是如此,而这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0乘以任何数,还是0。
追求卓越者面对损失,仍然会后悔,会难受,没有人喜欢损失。但他们可以接受这一切,放下对过去的执念,忍着痛,继续前行。
三、逃避:为避免失败,完美主义者选择了不去开始。
顾城有一首诗直接写出了这个状态:你不愿种花,你说我不愿看它一点点凋落,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避免》
你知道在古罗马的竞技场上,要想常胜不败的角斗士需要怎么做吗?
很简单,一直挑战比自己弱的对手就可以了。
这正是很多完美主义者采取的策略。因为失败那么的难以接受,预感到一件有挑战性的事情时,完美主义者常常裹足不前。
比如,单位要选派一个代表,参加上级组织的演讲比赛。领导找到他,希望由他代表单位去参赛。完美主义者了解到,其他单位的选手有些是播音专业出身,有些比赛经验非常丰富,连着参加了好几次演讲比赛,他感受到巨大的压力,非常担心自己做不好,一口回绝了领导。
相比于直接拒绝,还有一种非常隐晦的逃避行为,叫做“我没准备好”。
还是以演讲比赛举例吧,当听到领导布置任务时,完美主义者想让自己彻底准备好再去参赛。为此他准备报一个仪态培训班,一个普通话培训班,在这两个班上完之前,他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去参加这样的比赛。
实际上,这一切只存在于完美主义者的计划中,他很难在短时间里找到合适的培训班,即使找到了,他大概率也不会去上,因为这本来就是为自己不去比赛找的理由。
错过这一次比赛后,下一个比赛来临时,完美主义者会重复这样的模式:“这个培训还没结束,我还没有准备好,下一次再找我吧,你先找其他人。”
你看到了什么?完美主义者总是在准备,但永远都没有准备好,他错过一次又一次机会,自身的能力没有得到发展,曾经的天赋也变得平庸。
对追求卓越的人来讲,每一次比赛,就是一次历练。他不需要准备的十全十美再去比赛,比赛本身就是一次最好的锻炼,他在比赛中成长,拥抱胜利,也不惧失败。
四、摧毁:要么完美,要么没有。
这可能是完美主义者最具伤害力的地方。
要么我交上去一份完美的论文,要么我就干脆不交论文;要么我拿到第一,要么我就一无是处;你如果不是100%的爱我,你就是不爱我;我是消费者,我是上帝,你们对我的服务要是有一点怠慢,你们就很差劲,我要去投诉你们,去网上曝光你们。
这是一种非此即彼的绝对化思维,这同样是一种婴儿期的全能自恋,如果一件事物不完美,这就代表着全能感受损,会产生一种自恋暴怒,这种愤怒会摧毁一切。
有一次我一个人组装一个网购衣柜,衣柜很漂亮,我用手钻打孔时打偏了一个洞,影响到了衣柜的美观。实际上这个洞的位置很偏,如果不是刻意去看,根本看不到。但我那一个下午都闷闷不乐,整个下午都在为这个洞感到痛苦,责怪自己怎么那么不小心,心中涌起一阵阵冲动,就想把这个衣柜砸了,重新组装一个完美的衣柜。
现在回想,我当时就陷入了一种追求完美的不理性状态。衣柜安装本来就是一个大工程,犯点错很正常,我又是一个人干活,能把衣柜装起来已经很不容易了。即使重新买一个回来,我也没法保证下一次安装不出点什么问题。
但这些我那个时候都想不到,心中的懊悔和痛苦占据了整个内心,只想着“毁了它毁了它”。不完美的衣柜让我想起了不完美的自己,我没法接受不完美的衣柜,因为我没法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如果我们把人生旅途看成一段从A点到B点的过程,什么是完美的方式呢?从A点到B点之间画一条直线,这就是最完美的方式。
现实是怎么样的呢?在A点到B点之间,盘旋着起伏不平的山丘,暗流涌动的大河,打家劫舍的强盗,择人而噬的猛兽。这就意味着,你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保存自己,从失败中汲取经验,不断的绕行,最后才可能达到目标。
有时候,为了靠近,你必须先远离。
这就是追求卓越者采取的方式。一个追求卓越的人,和完美主义者一样雄心勃勃,也想从A点到B点去,没什么不一样。不同之处在于,追求卓越的人明白,当他进步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遭遇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