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内卷”和“躺平”是什么意思?(2)
2024-01-03 来源:文库网
尤其是现在的很多80后,身体被熬垮了,钱又没有挣到多少,最后还要面临着一个随时会被单位找人替换掉,找工作难的一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窘境。
关于年轻人“躺平”现象引发的热议,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和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在第四届全国青年企业家峰会发言表示,现在年轻人躺平了生活,太佛系的话,国家的未来靠谁做?总不能靠他们这帮老头八九十岁还呱啦呱啦讲吧。
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在第四届全国青年企业家峰会上表示自己搞不懂最近媒体所说的“内卷”和“躺平”这些新词,但知道年轻人在这个物质不匮乏的年代,更应该追求精神财富。
这说起来也是搞笑的很,没有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你既然不懂,有何信心对当先选择“躺平”的年轻指手画脚呢。
此外,董明珠在与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交谈时还表示,“我们这一代的企业家还是要为激起中国的年轻人的奋斗精神做点事情的,不能鼓励年轻人天天打游戏、贷款消费,要让年轻人努力为中国多创造财富,要讲讲奋斗精神”。
物质不再匮乏,但是真正集于当下年轻人身上的又有多少?
有多少年轻人为了能够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房子,努力打拼,可最终呢,没有得到那一瓦之地,且还把自己的青春浪费在这个曾经充满梦想的城市里,最后不得不拖着残躯回归老家;又有多少年轻人毕业后步入社会得到了一个一生都以此供养其身躯的工作?
哪个不是在心惊胆战随时都有可能失业的危机中度过。你们把大把资源拥于一身,然后以悲悯众生,成功人士的姿态转过头来和他们谈精神财富,这样对于当下的年轻人而言真的妥当吗?
中国人,中国梦,身为中国人,深受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都有着一颗积极进取的决心,一种努力奋斗的精神。
不是他们不奋斗,也不是他们愿意被你们曲解为他们对生活、对工作消极、不思进取,若果真如此,网路上那些由学者之口,名人之口,企业家之口而出现的关于“内卷”“躺平”的言论后,就不会引发当下青年人的强烈不满,甚至愤怒。
因为这些青年人感到委屈,感到不公。哪里不平哪里就会发声。
选择“躺平”不能一口否认就是当下年轻人的消极心态。随着经济增长换挡降速和产业结构深度调整,行业发展空间受限,竞争更加激烈,于是在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上就出现“内卷”现象。
同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多元化生活方式创造了条件,人们可以有选择地放慢或者加快生活得脚步,以最适合自己的相对舒适的工作方式换取足够的生活条件,由此,很多思想前卫、不拘泥传统的青年自然就会选择“躺平”这样一种轻松舒适的生活方式。
当然我们也要承认,精神躺平者亦不在少数。面对社会的各种压力,“内卷”现象的风靡,无奈之下,始选择“躺平”的处世哲学。
不管外界如何风雨飘摇,我内心自是毫无波澜,不会有任何反应或者反抗,一切都归顺从,以瘫痪在地的姿态生活,对工作也不再鸡血沸腾、渴求成功。
躺平看似是妥协、放弃,但其实是当下年轻人“向下突破天花板”,选择最无所作为的方式反叛裹挟。
年轻人选择躺平,就是选择走向边缘,超脱于加班、升职、挣钱、买房的主流路径之外,用自己的方式消解外在环境对个体的规训。
“无法改变环境便改变心态”,这种鸡汤式的自我解脱,不用专门教育,年轻人在面对社会压力,无能为力之时,自然就能学会。
“躺平”之风并非现在兴起,细究起来,历史很是悠久。
公元前485年,道家学派创世人老子已经是“躺平学“的东方理论家。《道德经》里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这就是最初始的“躺平”之学,但求裹腹,不追声色之娱,只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生前住在山洞里思考”逻各斯“,他不仅仅是辩证法的奠基人,几乎也算是”躺平学“的奠基人。
两位思想伟人逝世百多年后,在古希腊出现了一位”躺平学“大宗师级别的人物,犬儒学派的代表人第欧根尼,他揭露大多数传统的标准和信条的虚伪性,号召人们回复简朴的自然的生活。
在三国魏晋时期,以嵇康为首的竹林七贤为逃避司马氏篡权的政治风波,“躺平”于竹林之中,彻底放飞自我,自此,玄学兴起,以追求本真为生活姿态。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只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后,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开启了他田园诗意地“躺平”生活,直至生命结束。
美国作家、哲学家亨利·戴维·梭罗居住在瓦尔登湖岸的小木屋里,自耕自食,体验简朴和接近自然的生活,由此写成了长篇散文《瓦尔登湖》成为自然派躺平者的生活指南。
尤其在2016年7月,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中一张“葛优躺“的剧照刷爆整个网络平台,随之而来的以“废柴”、“葛优躺”等为代表的“丧文化”便逐步逐渐流行开来。
关于年轻人“躺平”现象引发的热议,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和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在第四届全国青年企业家峰会发言表示,现在年轻人躺平了生活,太佛系的话,国家的未来靠谁做?总不能靠他们这帮老头八九十岁还呱啦呱啦讲吧。
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在第四届全国青年企业家峰会上表示自己搞不懂最近媒体所说的“内卷”和“躺平”这些新词,但知道年轻人在这个物质不匮乏的年代,更应该追求精神财富。
这说起来也是搞笑的很,没有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你既然不懂,有何信心对当先选择“躺平”的年轻指手画脚呢。
此外,董明珠在与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交谈时还表示,“我们这一代的企业家还是要为激起中国的年轻人的奋斗精神做点事情的,不能鼓励年轻人天天打游戏、贷款消费,要让年轻人努力为中国多创造财富,要讲讲奋斗精神”。
物质不再匮乏,但是真正集于当下年轻人身上的又有多少?
有多少年轻人为了能够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房子,努力打拼,可最终呢,没有得到那一瓦之地,且还把自己的青春浪费在这个曾经充满梦想的城市里,最后不得不拖着残躯回归老家;又有多少年轻人毕业后步入社会得到了一个一生都以此供养其身躯的工作?
哪个不是在心惊胆战随时都有可能失业的危机中度过。你们把大把资源拥于一身,然后以悲悯众生,成功人士的姿态转过头来和他们谈精神财富,这样对于当下的年轻人而言真的妥当吗?
中国人,中国梦,身为中国人,深受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都有着一颗积极进取的决心,一种努力奋斗的精神。
不是他们不奋斗,也不是他们愿意被你们曲解为他们对生活、对工作消极、不思进取,若果真如此,网路上那些由学者之口,名人之口,企业家之口而出现的关于“内卷”“躺平”的言论后,就不会引发当下青年人的强烈不满,甚至愤怒。
因为这些青年人感到委屈,感到不公。哪里不平哪里就会发声。
选择“躺平”不能一口否认就是当下年轻人的消极心态。随着经济增长换挡降速和产业结构深度调整,行业发展空间受限,竞争更加激烈,于是在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上就出现“内卷”现象。
同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多元化生活方式创造了条件,人们可以有选择地放慢或者加快生活得脚步,以最适合自己的相对舒适的工作方式换取足够的生活条件,由此,很多思想前卫、不拘泥传统的青年自然就会选择“躺平”这样一种轻松舒适的生活方式。
当然我们也要承认,精神躺平者亦不在少数。面对社会的各种压力,“内卷”现象的风靡,无奈之下,始选择“躺平”的处世哲学。
不管外界如何风雨飘摇,我内心自是毫无波澜,不会有任何反应或者反抗,一切都归顺从,以瘫痪在地的姿态生活,对工作也不再鸡血沸腾、渴求成功。
躺平看似是妥协、放弃,但其实是当下年轻人“向下突破天花板”,选择最无所作为的方式反叛裹挟。
年轻人选择躺平,就是选择走向边缘,超脱于加班、升职、挣钱、买房的主流路径之外,用自己的方式消解外在环境对个体的规训。
“无法改变环境便改变心态”,这种鸡汤式的自我解脱,不用专门教育,年轻人在面对社会压力,无能为力之时,自然就能学会。
“躺平”之风并非现在兴起,细究起来,历史很是悠久。
公元前485年,道家学派创世人老子已经是“躺平学“的东方理论家。《道德经》里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这就是最初始的“躺平”之学,但求裹腹,不追声色之娱,只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生前住在山洞里思考”逻各斯“,他不仅仅是辩证法的奠基人,几乎也算是”躺平学“的奠基人。
两位思想伟人逝世百多年后,在古希腊出现了一位”躺平学“大宗师级别的人物,犬儒学派的代表人第欧根尼,他揭露大多数传统的标准和信条的虚伪性,号召人们回复简朴的自然的生活。
在三国魏晋时期,以嵇康为首的竹林七贤为逃避司马氏篡权的政治风波,“躺平”于竹林之中,彻底放飞自我,自此,玄学兴起,以追求本真为生活姿态。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只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后,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开启了他田园诗意地“躺平”生活,直至生命结束。
美国作家、哲学家亨利·戴维·梭罗居住在瓦尔登湖岸的小木屋里,自耕自食,体验简朴和接近自然的生活,由此写成了长篇散文《瓦尔登湖》成为自然派躺平者的生活指南。
尤其在2016年7月,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中一张“葛优躺“的剧照刷爆整个网络平台,随之而来的以“废柴”、“葛优躺”等为代表的“丧文化”便逐步逐渐流行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