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杂谈趣闻

一个无害的人为何会变成十恶不赦的罪犯(2)

2024-01-03 来源:文库网
每个罪犯,都有一个悲惨的童年
T-bag的身世悲惨得令人心痛。他的父亲强奸自己的智障姐姐(也就是他的姑姑)而有了他,这世上仿佛没有比这更卑微的出身了。这必定会带来许多歧视与不平等的目光。在备受欺辱的过程中,不难想象他养成了过度的敏感和自我保护的性格。
此外,父亲在小时候对他多次性侵犯,他因此受到心灵创伤,而智障的母亲也无力保护他,甚至无法提供一位正常母亲应有的母爱,这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为何后来他以杀人、强奸来发泄自己的欲望与怨恨。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强迫性重复:当事人在不知不觉中,会重复其长辈或对其成长有重要影响的人的行为,借此机会来缓解自己的心灵创伤,弥补过去的遗憾。
很不幸,他的父亲给他留下了极其错误的行为模式,使他通过强迫性重复的方式抵御父亲给他留下的心理阴影,并转嫁到别的受害者身上。因童年早期遭遇性虐待,他产生了不恰当的性活动,所以他所选择的犯罪目标通常都是儿童和青少年。这表明,他完全复制了父亲的行为,也变相说明其父对其的心理伤害之大。他用这种不能自控的无意识复制方式,继承了父亲身上令他最为痛恨的部分,这无疑是个悲剧。

一个无害的人为何会变成十恶不赦的罪犯


这样的童年经历,无疑会使他养成一种病态的认知和思维方式。通常,经历过性虐待的儿童会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和自卑,加上极度缺爱与长期遭受家暴的生活,他形成了极度渴望关爱、敏感、又怕受到伤害的人格,这种人格在病态环境与时间的交互作用中发酵,最终演变成边缘型人格障碍。
同时,边缘型人格障碍与其他人格障碍之间也有很高的共同发生率。长期目睹暴力,让他学会用以暴制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从小遭遇歧视、缺乏同伴、遭受经常性的拒绝,导致他对社会和人际关系淡漠,无法与人共情,最终形成反社会人格障碍。
如果说,病态的人格是早期的悲惨遭遇和心理创伤共同催生的结果,那犯罪就是病态人格、扭曲的自我意识和触发性的应激事件叠加之后的悲剧。

一个无害的人为何会变成十恶不赦的罪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