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杂谈趣闻

小欢喜突破国产剧尺度,这样谈性

2023-12-31 来源:文库网
最近,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小欢喜》中,有一段关于「性」的谈话,引来了网友热议。大家纷纷表示:被国产剧这么直接的性教育科普震撼到了,这真是国产剧的一大进步。
剧中,海清饰演的妈妈童文洁,因瞧见儿子方一凡和英子拥抱了一下,怀疑儿子早恋了。
于是,她觉得是时候和儿子谈谈「成年人的事情」了,她说服黄磊饰演的爸爸方圆主动和儿子谈「性」。
和绝大多数中国父母的想法一样,黄磊的第一反应是“他都这么大了,我张不开这嘴”。
但最后,他还是迫于无奈,给儿子上了一场普及性教育的课。他先是教导儿子不要早恋,紧接着便引出“你知道你是怎么生出来的吗?”这个话题。

小欢喜突破国产剧尺度,这样谈性


没想到儿子的回答坦然而大方。
当被问到如何“保护”女方的时候,方一凡则毫不避讳地说道:
“戴套呗!”
“戴套”这个词如此直白地出现,使得方圆和童文洁一脸尴尬。微博热搜中,网友都在讲说,和父母一起看这段剧情时,简直要尴尬死了。
其实,细想一下,“避孕套”作为性行为中的安全措施,难道不是性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吗?为什么在影视剧中反而成了禁忌、成了“不可说”的话题呢?
中国人对待「性」的问题,大多是避而不谈的,即便是在初中的生物课上,老师也是一带而过,仿佛「谈性」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可以说,我们从来没有接受过真正的性教育。对待「性」闭口不谈,通过自己的摸索来了解「性」,这是中国的性教育文化。
《小欢喜》中,方圆一家对待「性」的态度,不是逃避,而是坦诚、直白地谈论,虽然也有尴尬和羞怯,但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中国人也终于敢在影视剧中谈论「性」了。
社会学家、性学家李银河女士在采访中讲到:“谈性,不必色变。”
「性」本就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不谈论不代表它不存在,既然存在,那就该更加坦诚地面对。真诚,才是面对世界和自我,更好的方式。
1、那些年逃避「性」的我们,都还好吗?
我们在小的时候,大都问过父母这句话——“我是从哪来的?”,而得到的回答不外乎这几个:
垃圾桶捡来的。从别人家抱来的。河里拾来的。买东西赠送的。
你现在还小,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
大部分中国父母在面对「性」的问题时,似乎都形成了一种默契,那就是无视、避讳甚至逃避。
大多数中国孩子的性启蒙是从哪里学来的呢?是岛国AV?还是小黄文?总之,很少是学校和父母教的。
每个孩子都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对「性」产生好奇心,但传统的性教育中对于「性」是不谈论、不思考的。
因缺乏正规的科普渠道,他们只能从一些不正规的渠道了解「性」,而这就产生了很大的危害。
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他们很容易形成错误的性观念,更有甚者,影响到了身心的发展。
2016年,北大学生吴谢宇弑母案,让人震惊。
吴谢宇在自述书中讲到,由于受黄片的影响开始手淫,“觉得自己很脏”,而完美主义的他又不能接受自己有这方面的污点。
但又无法克服,曾频繁逛“戒色吧”等论坛寻求解决办法,但习惯愈演愈烈,最终成了性瘾(注:此处性瘾说法,陈见说暂时保留意见)。
先不谈吴谢宇的“性压抑”和“性瘾”,看黄片自wei就“觉得自己很脏”这种心理,又有多少人都是这样认为的呢?
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都认为自wei会耗费精气,以后不能进行正常的性生活。
虽然的确有一些人因自wei而精神萎靡,但是自wei最大的害处却并不在于自wei本身,而在于“自wei有害论”所带来的心理挫伤——自wei后的恐惧心理、悔恨感、自我谴责、罪恶感才是自慰危害的真正根源。
自慰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只要它没有经常发生,那对人的身心发育都不会构成影响。
很多时候我们形成的错误的性观念,往往是由无知造成的,性不可怕,无知才可怕。
2、面对「性」,我们本该坦诚而自然
豆瓣评分9.1分的英剧《性爱自修室》中,英国高中生对待「性」持有一种稀松平常的态度,而英国父母对待「性」的包容与开放的态度也更加令人惊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