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杂谈趣闻

女人只要爱读书爱学习,不纠结于儿女私情,就

2023-12-31 来源:文库网

女人只要爱读书爱学习,不纠结于儿女私情,就


上次我问大家“你是从什么时候意识到:做女人真好!”,有很多玩家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一位玩家留言:“有柔软的心灵、还有柔软的身体,感觉自己是巨大的能量库。可撒娇、可卖萌、可柔弱、可坚强,多好呀。”
是的吖,当女生真的直面自己,认识自己以后,会发现女人本身就有很大的能量,可以很优秀、很美丽。
然而,和我们这里自我意识已经崛起的玩家不同,生活中还是有很多女性依旧被以男权为主导的社会洗脑,被那套压迫女性的言论影响。
总是在压抑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优秀、天赋,不敢大胆为自己争取应得的权利。
无处不在的“物化女性”
还记得前段时间晒自己12个孩子的“煮老师”么?
在他的微博里,几乎都是物化女性的言论。他说:女人主要的价值是生育价值。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
而在微博底下,竟然有一大部分人附和这种言论。
这不仅仅是个例。大家可能都看到过这种令人心酸而愤怒的新闻:
控诉自己遭到性侵犯的女人,不但得不到法律的维护,还被人讥笑“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年轻女子拒绝生育,被婆婆百般刁难,因为“不生孩子的女人娶来有什么用”。
人们告诉女人,她不该穿着性感、不该热衷玩乐、不该笑得太惹人遐想。
就算她成功优秀又肯于为家庭付出,只要不能让婆婆早日抱上两个大胖孙子,就是不称职的妻子。
家暴妻子的丈夫被判无罪,因为法官认为这只是夫妻之间的家事。曾经有着大好前程的女性,为了丈夫和孩子放弃一切回归家庭,最后却被丈夫抛弃崩溃自杀。
人们告诉女人,她应该更包容、更顺从、更善解人意。
即使她一言不合就被丈夫拳脚相加,或是她的丈夫早已出轨,夜夜不归,她也要忍了再忍,继续相夫教子,毕竟“女人总要多为孩子想想”。
这种不把女性当人来看待的行为,其实就是“物化女性“, 它是性别歧视的基础, 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有多少次,在广告中看到,利用女性的胸部和裸体,配上低俗的宣传语,去推广一个毫不相关的产品?
又或者,在一部又一部的影视剧中看到,大好年华的女性,满脑子只有恋爱,为了感情死去活来,只能依附男人生存?
种种“物化女性”的观点,在潜移默化中对女性进行洗脑,让她们学会三从四德,学会压抑自己的欲望,把相夫教子和服务男人,作为人生唯一的追求。
而不幸被洗脑的她们,又自发自愿地,把这种观点强加给自己的女儿。
那些爱情电影骗女人们的事
让我们回忆一下那些经典的浪漫喜剧。 剧中通常有两种女性:
第一种是性感的美女,身材完美,光彩夺目,洒脱自在。 男主角一眼就能相中她, 但是慢慢发现她品德不佳过于肤浅。
所以在睡过之后就将她抛弃。 这种女性对性态度开放,被打上“容易上手”的廉价标签,只能被男主角消费然后遗忘。
第二种是女主角,端庄低调,从不主动显露自己的美丽。 尽管男主角可能一开始并不会注意到她, 或者注意到了但并不算喜欢。
即便如此,男主还最后还是会因为她的品格而爱上她。 这种女人适合结婚,适合生育。
这些影视作品试图告诉女人们:女人有两种可能的身份,魅力四射的尤物或受人敬爱的妻子, 但是这两种身份不能在同一个女人身上共存。
如果你开放性感忠于自我,就不配成为男人理想中的贤妻良母。
真相却是:男人不希望女人利用自己的性感资本,更不希望女人追求性快感。
如果有女人这样做,那就给她们贴上“肤浅”、“不道德”、“廉价”、“放荡”等等羞辱性的标签。
因为这样的女人往往让他们沉迷,却不受他们的控制,在婚恋市场上让他们求而不得。
回想一下娱乐新闻中的名人八卦,再看看身边男人追求的女神,男人们的择偶标准真的是保守而平凡吗?
实际上,对很多男性loser来说,他们鼓吹贤惠,只是因为好看的皮囊价值千金,有趣的灵魂他们玩不起。
女人的存在只是为了取悦男人和生孩子?
当人们告诉女性,追求性快感是不必要的,利用自己的性资本是可耻的,他们真正的意思是:女人的需求不重要,女人的自我意识不重要,女人不重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