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杂谈趣闻

李莲英在慈禧死后过的怎么样(这三年的苦只有他自己知道)(2)

2023-05-16 来源:文库网
慈禧喜欢听戏,有一次听完后慈禧将一些点心赏赐给了唱戏的杨小楼。但杨小楼却叩恩道:“叩谢老佛爷,这些贵重之物,奴才不敢领,请…另外恩赐…”
慈禧倒也没恼,问她想要些什么,杨小楼又叩头说:“老佛爷洪福齐天,不知可否赐个字给奴才。”
慈禧听闻甚是高兴,当即命人拿来纸笔,写下一个“福”字赐给了杨小楼,没想到慈禧却把福字给写错了,本该是“礻”,慈禧却多写了一点变成了“衤”。
杨小楼怎能看不出其中的错误,她吓得冷汗直流:这要是拿回去,必然会遭人议论,自己难逃一个欺君之罪。若是不拿或者指出错误,更是容易惹怒慈禧遭来横祸,如今真的是进退两难。
而慈禧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却不便于认错,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下台,好在李莲英立即站了出来,说道:“老佛爷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点’呀!”
杨小楼一听,脑筋也转过弯来,连忙叩恩:“老佛爷福多,这万人之上之福,奴才怎么敢领呢!”
慈禧也顺水推舟,笑道:“好吧,隔天再赐你吧。”
就这样,李莲英以一言就解了围,让主子与下人都感激于他,这也许就是李莲英能一路高升的秘诀。
1879年,31岁的李莲英升为储秀宫四品花翎总管。
1894年,46岁的李莲英更是被赏戴二品顶戴花翎,这是清宫太监中前所未有的级别。因为雍正曾规定,“太监品级以四品为限”。但李莲英却打破了这一规矩。
到了晚年,慈禧与李莲英的关系愈发亲密,虽是主仆,但更像是伴侣,两人一日三餐都要互相问候,而且经常促膝长谈至深夜,共同研究长生之术。
然而无论如何风光无限,终有到头之时,1908年,慈禧终于还是咽了气,最难过的当然是与她相伴几十年的李莲英,他嚎啕大哭:一是为慈禧而哭,二则是为了自己而哭。
守孝100天,便匆匆告老,散尽财物,试图安享晚年
李莲英深知自己如果继续留在宫中必然没有什么好下场,于是在为慈禧守孝100天后,他便向隆裕皇后提出了辞职。
隆裕皇后虽然对李莲英有些成见,倒也没有难为他,只是说了句“原品休致”,也就是允许李莲英回家养老,每个月还能领60两的退休金。

李莲英在慈禧死后过的怎么样(这三年的苦只有他自己知道)


李莲英深知,这60两银子对他来说根本不值一提,要想安心养老,他必须要做下面这些事情:
1,先是将7个精致的盒子献给了隆裕皇后,这里面都是当年慈禧赏给他的宝物。李莲英说道:这是皇家东西,不应该流入到民间,奴才小心谨慎地替皇家保存了几十年,现在年老体衰,乞求离开宫廷,所有这些宝物,奉还给主子。
这样做一是为了表明忠心,二也是为了能让隆裕皇后看在珠宝的份上,日后能照应他一些。
2,接着将自己在宫中的80万金条,按照关系的疏密都分送出去,这也是告诉周围的人,他已经千金散尽,身上没什么钱了,日后也不要再来惦记他了。
3,摘下自己所有豪宅的“李寓”牌匾,居住在棉花胡同里,深居简出,每日只是吃斋念佛,不再过问世事。
对于自己的后事和遗产,李莲英也早早地进行了分配:
李莲英虽然没有亲生儿女,却有着嗣子、继女和兄弟亲戚,他把这些家人都叫到一起,吩咐了四件事情:
1,他告诉这些后辈,自己9岁入宫,幸得慈禧恩宠才有了如今的李家万贯家产,后辈们一定要勤俭节约,防止财源枯竭。
2,在他死后,自己的后事一定要报给隆裕皇后,由她定夺,不可以擅自发丧。
3,如今他手中的财产,4个嗣子各得白银20万两和一口袋珠宝,其他侄儿各得白银20万两,两个继女各得白银17万两。
4,他在宫中还藏有300万两银子,但这些银子是取不回来了,而且他再三叮嘱这些后辈,不要再惦记这笔钱财,否则必遭来横祸。
虽然李莲英已经将自己的退休计划做得十分完美,但结局却并没能如他所愿,很快便有人盯上了他的这300万两白银,并且从中大做文章,让李莲英无法安宁。
小德张
不得安宁的晚年,谜一样的结局
李莲英走后,新得势的太监总管小德张为了讨好隆裕皇后,便将李莲英宫中300万两银子的事告诉了隆裕皇后,隆裕便要求内务府查办李莲英,李莲英在得知消息后十分害怕,立即带上珠宝来到莫逆之交江朝宗的家里,请他从中调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