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杂谈趣闻

精绝国在哪里是真的存在吗(详细揭秘精绝国)(3)

2023-05-16 来源:文库网
斯坦因用尼雅河的名字为这座古城命名为“Niyasite”,随后的十几天里,探险队在古城中搜集到七百多件佉卢文木牍、近六十件汉简及其他如汉代铜镜、铜钱、乐器、弓箭、玻璃器、水晶饰物、木雕、丝毛织物、地毯、漆器残片等珍贵的文物共装了十二大箱运往伦敦。
1906年,斯坦因重返尼雅,他做足了准备,尽可能地携带多的饮水和食物,招募了更多的队员,前前后后一共进出了尼雅遗址三次,发现和挖掘出四十多处新的遗址,带走了大量的文物。仅根据他自己的日记来看,就包括了一千多件佉卢文和汉文文书,木质艺术品和古代纺织品也多达上百件,此外还有各式各样的工具、生活用品甚至乐器,这些文物的出土为世界研究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大量的依据,但也给当时的尼雅遗址带来了致命的伤害。斯坦因为了获得文物,大肆招揽当地人,自己坐在帐篷里等着文物出土而不在乎挖掘的工人是否拥有文物保护的专业知识,只一味地挖掘和拆除,破坏了很多在今天看来让人极为痛心的古遗址。
斯坦因带回伦敦的文物一经展出就轰动了整个欧洲,因为这座废墟发现的偶然和神秘的来历,历史上根本没有记载,西方考古界把它称为“东方庞贝”,意思是它如同埋葬在维苏威火山灰下的庞贝城一样,如昙花一现,美丽而又充满了愁绪。而更多的考古学家也开始相继研究起尼雅遗址究竟从何而来,对于这个问题,法国探险家戈厄纳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尼雅的遗址就是当年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精绝国的所在。
但因为当时中国国内通晓西域古文的学者不多,而对于语言学研究处于领先地位的西方又很难找出同时熟知中国历史的人,所以这一推论在戈厄纳提出不久,就淹没在众多的其他假设中,再也没有人提起。

精绝国在哪里是真的存在吗(详细揭秘精绝国)


1914年,斯坦因在欧洲发表的关于尼雅遗址的文字和记录相继传到亚洲,当时旅居日本的中国学者王国维也拜读了这些著作,凭借着深厚的国学功底,他一眼就看出一枚简牍上有“泰始五年”的字样,乃是公元269年中国西晋王朝的武帝的年号。同年,王国维和著名学者罗振玉合著《流沙坠简》一书,对斯坦因的发现和戈厄纳提出的假说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考证,肯定了后者的推断,明确提出尼雅遗迹“在汉为精绝国地”。
《流沙坠简》的出版轰动了西方,各种赞同和争论又一次让这个故旧之地成为全世界人们眼球的中心,到了1925年,当时已经六十三岁的斯坦因再一次来到尼雅遗址,这一次的挖掘中,探险队终于在二十六枚汉代木简中发现了用当时中原王朝盛行的书写形式记载的文字:汉精绝王承书……这些文字清楚地肯定了这片尼雅遗址就是当年的精绝国所在,一场举世瞩目的争论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精绝国是丝绸之路列国里重要的一国,精绝遗址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一处重要遗址,它向人们证明了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也存在着一个个悠久、古老和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更揭示出大沙漠环境变迁和历史文化的诸多谜团。那么,精绝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度呢?
根据《汉书·西域传》记载,精绝国位于昆仑山下,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受西汉王朝西域都护府统辖,国王属下有将军、都尉、驿长等官职,全国共四百八十户,三千六百人,军队五百人。用现在的眼光看,所谓的“精绝国”只算得上一个村落。可是在两千多年以前,西域的许多小国家大多如此,精绝国国家虽小,却是古代丝绸之路上商旅的必经之地,因此就成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之所。精美的丝绸、佉卢文木牍以及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民居和佛塔,都表明精绝国的经济文化有相当高的水准,后世学者们称之为“尼雅文明”。

精绝国在哪里是真的存在吗(详细揭秘精绝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