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杂谈趣闻

3D打印技术及未来前景介绍(很多人看好这个行业)(4)

2023-05-16 来源:文库网
从国内市场结构来看,我国 3D 打印设备、3D 打印服务、3D 打印材料市场份额占 比分别为 49.5%、26.5%和 24.0%,与全球增材制造市场结构有所差异,或由于我国 3D 打印仍处发展阶段,产业链各环节分工较为模糊,往往 3D 打印设备厂商同时开展原 材料生产和下游服务业务。
从国内打印材料市场结构来看,钛合金、PLA 和尼龙是首选打印材料,市占率分 别为 20.2%、15.2%和 14.1%,对比全球原材料市场结构,我国在金属 3D 打印方面应 用更多,金属及合金材料共占比 40%左右,远高于国际水平,一方面源于我国在桌面 级 3D 打印设备市场需求的不足,由于桌面级设备的可选消费属性较强,国内家庭、 学校中的 3D 打印设备渗透率低于欧美,另一方面则由于欧美传统铸造、锻造业发达, 可实现高难度结构件生产,而我国在复杂结构件生产方面或较为困难,或通过 3D 打 印的方式成本优于传统工艺,因此我国在工业级金属 3D 打印方面的市场规模大于桌 面级非金属 3D 打印。考虑到工业级金属 3D 打印由于高壁垒的因素,全球仅有少数公 司可实现生产原材料、制备设备、生产产品这一完整服务流程,我国金属 3D 打印行 业的重要性凸显。
宏观角度而言,3D 打印行业中设备公司往往涉及到原材料、设备零部件和下游 服务业务,而专精原材料和设备零部件的企业通常 3D 打印业务占比较低。因此,通 过 3D 打印设备企业市场竞争格局观察整体行业更为合意。 国内竞争格局方面,当前国内 3D 打印设备市场较为分散。CR3 分别为国内的联 泰科技、美国的 Stratasys 和德国的 EOS 构成,合计占比约为 44.3%。国产主流设备 厂商除联泰科技外,华曙高科和铂力特市场占有率相对较高,分别为 6.6%和 4.9%。 全球竞争格局方面,由于桌面级 3D 打印设备单品价值量低、出货量大、参与企业众 多等因素,通常以工业级 3D 打印设备(售价高于 5000 美元)出货量占比数据观察竞 争格局。当前工业级龙头主要为美国 Stratasys 和 3D Systems,2019 年工业级出货 量分别为 16.6%和 12.8%。
国内工业级非金属设备企业联泰科技和先临三维进入前十, 出货量占比分别为 2.4%和 2.0%。
考虑到 3D 打印设备分类维度较为多样,既可通过原材料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也 可依照价值量和应用领域分为工业级和桌面级,将主要参与企业按不同维度细化分类, 可更好观测行业竞争格局。 金属 3D 打印设备多为工业级设备,通常具备单品价值量高、设备及服务销售毛 利率高、出货量较低的特征。国内方面,主营为金属 3D 打印的企业营收在 1 亿元至 5 亿元左右,上市公司仅铂力特(银邦股份子公司飞而康涉及金属 3D 打印业务),除 铂力特外华曙高科、鑫精合等企业在技术方面具备一定竞争力。海外方面,主要金属 3D 打印企业均已上市,3D Systems 营收最高,约合人民币 40 亿元。 非金属 3D 打印既有工业级也有桌面级设备,通常价值量低、设备及服务销售毛 利率低于金属设备,但出货量和公司整体营收较高。
国内方面,主要企业均未上市, 多处于挂牌或一级市场融资阶段。其中创想三维是桌面级龙头,营收超过 10 亿元, 为国内 3D 打印行业营收最高的企业。联泰科技为工业级非金属设备龙头,营收为 4.35 亿元。海外方面,行业内主要公司均已上市,3D Systems 和 Stratasys 为非金属龙 头,营收约为 40 亿元。
2.3 下游应用场景丰富,蓝海市场尚待发掘
以航空航天、医疗、汽车为代表的三大应用领域空间广阔。从 3D 打印下游应用 市场占比来看,占比最多的三个领域是航空航天、医疗和汽车,占比分别为 16.8%、 15.6%和 14.6,其中航空航天中的应用多为金属 3D 打印,SLM、EBM 和 LENS 工艺均有 所使用。医疗和汽车行业在应用过程中既有金属也有非金属 3D 打印,主流工艺均有 涉及。根据安永发布的报告来看,当前航空航天与国防领域是 3D 打印渗透率较高的 领域,且具有较高的未来发展上限。 从商业模式来看,3D 打印下游应用可分为军用端和民用端。军用方面,3D 打印 在航空航天和军工领域应用广阔,以 3D 打印定制化产品销售为主,主要应用在导弹、 军机、发动机零部件中,例如导弹中的舵、燃烧室、进气道,军机中的格栅叶片,发 动机中的冷端、热端叶片等。
军品多采用协商定价,利润普遍较高。民用方面,主要 应用在汽车、医疗、文创教育等领域,3D 打印设备销售相对较多。以铂力特为例, 2021 年铂力特设备销售共 140 台,军用设备销售占比和民用设备销售占比分别约为 43%和 57%。但从价值量来看,铂力特军品设备单价更高,价格在几百万至上千万一 台,高于民用的几十万至百万的价格区间。整体来看,当前军用下游需求较高,对于 金属 3D 打印技术成熟度要求高;民用下游行业较多,未来增长空间广阔,应用中既 有金属工艺也有非金属工艺,除工艺成熟度外还需考虑到产业链升级和消费升级进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