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常见的疫情期间诈骗套路(一定提醒你的家人)(3)
2023-05-16 来源:文库网
现在正是“双十一”大促时期,大量快递因疫情原因运输较慢。诈骗分子冒充“快递客服”,谎称受害人的快递检测出新冠阳性,已被销毁,但可以申请理赔。要求添加“客服”好友后,发送虚假“官方网站”,诱导填写个人支付信息,盗走资金。还可能会以支付信用不足、理赔渠道未开通、赔款无法到账等为由,诱导贷款,将钱转至诈骗分子账户,骗取钱款。
警方提醒
如果接到商家称产品有质量问题、快递丢失损坏的理赔电话和短信,请提高警惕,应通过官方渠道咨询官方客服核实情况,不要随意点击链接,避免掉入诈骗陷阱。
03 冒充熟人感染新冠骗局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受害人的联系方式,随后伪装成受害人身边的亲属,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谎称自己感染了新冠病毒,现要求受害人向指定账户缴纳所谓的“住院费”“治疗费”“医疗费”等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
诈骗分子这是利用受害人关心则乱的心理实施诈骗。当受害人接到熟人通过短信、微信等形式发送的转账请求,或询问银行卡、网银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时,一定保持警惕,要核实清楚对方身份后再做决定。
04 领取居家隔离补贴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政务人员”或者“社区人员”,通过网络、电话、短信等形式,声称根据国家政策发放居家隔离补贴,需要受害人点击链接或者扫描二维码填写个人信息及银行卡信息进行登记领取。诈骗分子通过“钓鱼网站”获取受害人信息,从而盗取受害人钱财。
警方提醒
警方提醒
如果接到商家称产品有质量问题、快递丢失损坏的理赔电话和短信,请提高警惕,应通过官方渠道咨询官方客服核实情况,不要随意点击链接,避免掉入诈骗陷阱。
03 冒充熟人感染新冠骗局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受害人的联系方式,随后伪装成受害人身边的亲属,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谎称自己感染了新冠病毒,现要求受害人向指定账户缴纳所谓的“住院费”“治疗费”“医疗费”等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
诈骗分子这是利用受害人关心则乱的心理实施诈骗。当受害人接到熟人通过短信、微信等形式发送的转账请求,或询问银行卡、网银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时,一定保持警惕,要核实清楚对方身份后再做决定。
04 领取居家隔离补贴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政务人员”或者“社区人员”,通过网络、电话、短信等形式,声称根据国家政策发放居家隔离补贴,需要受害人点击链接或者扫描二维码填写个人信息及银行卡信息进行登记领取。诈骗分子通过“钓鱼网站”获取受害人信息,从而盗取受害人钱财。
警方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