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杂谈趣闻

揭秘德军为什么不对敦刻尔克进行地毯式轰炸(其中原因你想过吗)(2)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这个炮兵出身的军事家民间知名度很低,但他的战争理论却十分高瞻远瞩。
朱利奥·杜黑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已经是意军航空营的指挥官,他疯狂地迷恋飞机,认为飞机必将成为人类日后战争的核心。
他甚至为此越级写信,以区区师参谋长的身份要求国家大力发展飞机,比如造个500架轰炸机的航空军,然后铺天盖地涌上去,把一切敌人都轰杀至渣!
别人问杜黑:飞机这东西弱得很,轰炸强度和投送量比不上飞艇更比不过大炮,你脑残吧!?
杜黑很不服气:一次出动一大群,飞到别人首都去,不管三七二十一见什么炸什么,这谁顶得住!
对方只好愤愤地骂:“疯子!疯子!异想天开的智障!”
于是杜黑1916被撤职揪上了军事法庭,说它妖言惑众和泄露军情,判处一年有期徒刑并罚款。
监狱让杜黑找到了安静的书桌,他开始在里面码字,研究航空兵作战方法,直到战后被人认同并平反。
1920年他发布了著作《制空权》,把飞机夸得跟花儿一样,尤其指出用集中的连续的大规模轰炸去不分青红皂白地轰炸敌人,是未来战争的必然形式。
他捏着书喷意大利当局,说你们就会整没用的,早点听我的多整点飞机轰炸,战争会打得漂亮得多~脑残无能,累死全军……
意大利高层居然认同了,接受了杜黑的无罪上诉,并承认之前确实过于保守。
从此杜黑红了,他为了传播航空战理论,甚至夸张地告诉当时的人,只靠飞机就能打赢一场战争。

揭秘德军为什么不对敦刻尔克进行地毯式轰炸(其中原因你想过吗)


靠飞机怎么打赢呢?当然是——地毯式轰炸,别的东西都不要,就造飞机,谁不服就炸谁,炸到服为止。
只要用足够数量的轰炸机群,对敌人的各种目标乃至人口和城市进行密集的连续轰炸,就能迫使敌方屈服认怂。
这条理论到20世纪末才得到了实践,而且北约联军对前南使用的是精确制导攻击而非早已过时的地毯式轰炸。但不管怎样说,杜黑确实开创了航空作战和战略轰炸的理论先河。
逼急了的英军在对空射击
那么1940年的德军为什么不对敦刻尔克的残军进行地毯式轰炸呢?很明显这样将对密集的盟军造成强烈的杀伤。
当然,德军也想对盟军来个地毯式轰炸,但当时的德军确实没有地毯式轰炸的能力。而且我们前面也说了,格尔尼卡的轰炸象征意义和炒作意义更大,它不是真的地毯式轰炸。
1940年的德军,根本没有任何地毯式轰炸的能力。
不仅仅是战术能力,他们连装备能力都没有,不可能对敦刻尔克的盟军发动地毯式轰炸。
地毯式轰炸对火力的密度和强度要求都很高,它们不是点对点的瞄准式轰炸,而是以摧毁覆盖一个区域为目的的大范围群攻。
那么火力密度和强度怎么来?需要投下更重也更多的炸弹。
更重也更多的炸弹怎么投下?需要更强悍的大型轰炸机,以及轰炸机群。
现代倒是有不少重型轰炸机能完成单机地毯式轰炸任务,如B-52“同温层堡垒”、B-1B枪骑兵。

揭秘德军为什么不对敦刻尔克进行地毯式轰炸(其中原因你想过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