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出窗外事件与三十年战争爆发
2023-04-08 来源:文库网
掷出窗外事件与三十年战争爆发
本文核心词:奥地利,神圣罗马帝国,宗教改革,波西米亚,三十年战争,训练有素的将军,掷出窗外事件本文是由 作者:耿少山 投稿至 训练有素的将军—红黑笔记 专栏。
内容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
宗教改革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引起了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是1618年波希米亚王国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统治而爆发的起义。
1306年波希米亚王室绝嗣,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一世以外戚身份继承了波希米亚的王位。1415年,宗教改革家、布拉格大学教授 扬·胡斯 被罗马教廷以火刑处死,波希米亚人民愤而皈依胡斯教派。但是由于哈布斯堡家族信仰天主教,因此这严重挑战了哈布斯堡家族的王位继承权。1419年,布拉格市民起义,宗教改革演变成了胡斯战争。这场起义虽然最终被镇压,进而哈布斯堡家族仍然统治着波希米亚,但对之后的宗教改革运动有着深远的影响。
1526年,波希米亚并入神圣罗马帝国的版图。1555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1519年-1556年在位)签署奥格斯堡宗教和约,承认波希米亚人的宗教现状。查理五世之后的斐迪南一世(1556年-1564年在位)与后来的几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均对波希米亚的宗教改革问题采取软硬兼施的政策。17世纪初,波希米亚的新教徒和神圣罗马帝国内部其他的新教诸侯有联合的趋势,因此神罗皇帝鲁道夫二世(1576年—1612年在位)于1609年7月签署了“大诏书”,给予了波希米亚王国宗教自由,以此来维持帝国内部的稳定。
图一 文中提到的几位神罗皇帝画像
但这样的和平并没有维持太久。1617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提亚斯(1612年—1619年在位)派遣耶稣会教士进入波希米亚,并任命狂热的天主教徒斐迪南(他是施蒂里亚大公查理二世之子,也是马提亚斯之后的神罗皇帝)为波希米亚国王。斐迪南上位后,一改前任皇帝鲁道夫二世对波希米亚的宗教政策,对新教徒进行了大规模迫害,禁止新教的宗教活动并拆毁教堂。1618年5月23日,布拉格愤怒的新教徒发动起义,冲进布拉格城堡,将两名帝国官员与一名书记官从二十米高的窗口掷出,这就是“掷出窗外事件”,也称为“布拉格抛窗事件(第二次抛窗事件)”。这三人落入垃圾堆中,侥幸生还,随即逃至斐迪南国王处报告波希米亚人造反。这个事件一时间震惊了欧洲各国的宫廷,哈布斯堡家族借此决定武力征服波希米亚,由此三十年战争爆发。
1619年6月,波希米亚的起义军攻入奥地利境内,兵临维也纳城下。此时斐迪南二世(1619-1637年在位)已经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紧急向天主教同盟寻求援助。不久,天主教同盟出兵二万五千人,并赞助皇帝大量金钱。8月,起义军被迫返回波希米亚境内,成立临时政府,波希米亚人推举信仰加尔文教的普法尔茨选帝侯腓特烈五世担任国王,以此宣布波希米亚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