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宠的人都不认识 常见或好养的蜥蜴汇总(11)
2023-04-08 来源:文库网
中文正名:铜蜓蜥 学名:Sphenomorphus/Lygosoma indicus 别名:蝘蜓该种是原Lygosoma属内被分出去的物种,是国内常见的石龙子,分布长江以南地区。不过幼体与滑蜥很像,可以通过睑窗来区分这2类蜥蜴。
这种贼喜欢咬人
蜥蜴科 Lacertidae
蜥蜴科是人类最早认识中的“蜥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和石龙子科一样,该科在我国境内也原生分布很多物种,所以讲起来也是个大工程了orz
中文正名:捷蜥蜴 学名:Lacerta agilis 市场俗称:捷蜥、翡翠蜥(错误) 进帖子的时候大家就看到了,我把这种拿来镇楼。因为这种是所有蜥蜴的模式种。所谓模式种,就是一个属内最早命名,用来描述该属特征的物种。生物的二名法命名是由林奈Linnaeus创立的,从1758年1月1日《自然系统》第十版出版时开始生效,1758年命名的第一批物种就是最早被命名的物种。不过早期林奈创立的分类系统没有科这个等级,目下面直接就到属了,并且当年记录的物种还不多,故林奈把所有的蜥蜴全部归入了蜥蜴属Lacerta,包括鬣蜥,石龙子之流。当然这在现在的分类系统看上去有点可笑,但是当时的意义是非常大的,它奠定了蜥蜴分类的基础。普通鬣蜥,美洲鬣蜥(IG)都是当年林奈命名的物种,当时二者的学名是Lacerta agama和Lacerta iguana。
当然后期人们对物种的认知逐渐增多,认识到这些形态产地各不相同的蜥蜴归在一个属里是不科学的。故取了它们的种名,作为属名得到了Agama agama和Iguana iauana的学名,该学名沿用至今,并且后人以该名字命名了科的名字。所以看到属名和种名完全相同或者仅差一个字母的学名,那么这个物种基本就是林奈命名的。之前说的那么多蜥蜴不少学名就是这样的,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当年的Lacerta属是所有蜥蜴的模式属,而捷蜥蜴是这个属的模式种,故捷蜥蜴是所有蜥蜴中最早命名的模式种。好了说了不少题外话。这种蜥蜴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蜥蜴之一,西起英伦大不列颠岛,东至中国新疆。是典型的古北界物种。英文名是sand lizard,直译的话容易和鬣蜥科沙蜥属的种类混淆,不建议那么叫。该种在英国是受保护的动物。雄性绿色,并杂有黑色的网状斑纹,背部依产地和个体的不同可能有褐色带或者没有,雌性褐色,易与雄性区分,图片中上为雄性,下为雌性。
栖息于岩石,山地,树林,草地,能借助其他动物的洞穴藏身。捕食昆虫,偏好蝗虫。同时由于个体较多,也是其产地各种蛇类,尤其是蝰蛇的主要食源。国内市场夏季可见,但是商家经常会错误的把它叫成翡翠蜥,俗称翡翠蜥的是和它同属的另一个物种,并且中国没有分布,下文会给予介绍。
综合:★★★★
入手:★★★★
器材:★★★★★
食物:★★★
照料:★★★★
繁殖:★★★★
看到这么一大段就应该能知道这种蜥蜴的重要性了。这是所有蜥蜴中最早被命名的一个,而且其广泛的分布确实对得起这个荣耀。我国新疆地区也分布有这种。同时这也阴差阳错地成为了我饲养过的第一种蜥蜴。入手有季节性,一般在夏季的时候市场上比较多,价格有的时候跟公母有关,而且地区差别极大,有些爬宠行业不发达的地方商家坐地起价,30元-200元都有见过。器材方面需要一个平箱,水盆,食盆,躲避。垫材还是见仁见智,我当时是使用木屑养的,其实最好使用不会误食的垫材orz。食物是活体昆虫。WC个体有的时候会有些体外寄生虫,发现有的话抓住脑袋泡高锰酸钾浴液可以祛除。繁殖季节在春季,产卵4-14枚,貌似网上有养殖它的技术文章,所以难度应该不会很高。
中文正名:山地麻蜥 学名:Eremias brenchleyi 国产的麻蜥种类,分布华北和东北地区,华北最常见的蜥蜴。喜欢在树木较少的阳坡上活动,行动迅速。麻蜥是典型的古北界物种,向南一旦越过秦岭-淮河分界线,进入东洋界后,就再也找不到了。
综合:★★★★☆
入手:★★★★★
器材:★★★★★
食物:★★★
照料:★★★★★
繁殖:★★★★★
市场上的XX麻蜥基本上都是它。作为食材和饲料在北方被大量养殖,很方便地就能购买到。器材依旧是平箱,水盆,食盆,躲避。垫材方面用厚纸巾、报纸、椰土之类的都没有问题。食物是活体昆虫或者专用饲料之类的,推荐专用饲料,也可以自己买材料按照技术文章中的比例配饲料。基本养起来不用多操心。繁殖方面网络上的技术文章里已经有详尽的资料了。推荐怕失败的新手尝试尝试。
这种贼喜欢咬人
蜥蜴科 Lacertidae
蜥蜴科是人类最早认识中的“蜥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和石龙子科一样,该科在我国境内也原生分布很多物种,所以讲起来也是个大工程了orz
中文正名:捷蜥蜴 学名:Lacerta agilis 市场俗称:捷蜥、翡翠蜥(错误) 进帖子的时候大家就看到了,我把这种拿来镇楼。因为这种是所有蜥蜴的模式种。所谓模式种,就是一个属内最早命名,用来描述该属特征的物种。生物的二名法命名是由林奈Linnaeus创立的,从1758年1月1日《自然系统》第十版出版时开始生效,1758年命名的第一批物种就是最早被命名的物种。不过早期林奈创立的分类系统没有科这个等级,目下面直接就到属了,并且当年记录的物种还不多,故林奈把所有的蜥蜴全部归入了蜥蜴属Lacerta,包括鬣蜥,石龙子之流。当然这在现在的分类系统看上去有点可笑,但是当时的意义是非常大的,它奠定了蜥蜴分类的基础。普通鬣蜥,美洲鬣蜥(IG)都是当年林奈命名的物种,当时二者的学名是Lacerta agama和Lacerta iguana。
当然后期人们对物种的认知逐渐增多,认识到这些形态产地各不相同的蜥蜴归在一个属里是不科学的。故取了它们的种名,作为属名得到了Agama agama和Iguana iauana的学名,该学名沿用至今,并且后人以该名字命名了科的名字。所以看到属名和种名完全相同或者仅差一个字母的学名,那么这个物种基本就是林奈命名的。之前说的那么多蜥蜴不少学名就是这样的,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当年的Lacerta属是所有蜥蜴的模式属,而捷蜥蜴是这个属的模式种,故捷蜥蜴是所有蜥蜴中最早命名的模式种。好了说了不少题外话。这种蜥蜴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蜥蜴之一,西起英伦大不列颠岛,东至中国新疆。是典型的古北界物种。英文名是sand lizard,直译的话容易和鬣蜥科沙蜥属的种类混淆,不建议那么叫。该种在英国是受保护的动物。雄性绿色,并杂有黑色的网状斑纹,背部依产地和个体的不同可能有褐色带或者没有,雌性褐色,易与雄性区分,图片中上为雄性,下为雌性。
栖息于岩石,山地,树林,草地,能借助其他动物的洞穴藏身。捕食昆虫,偏好蝗虫。同时由于个体较多,也是其产地各种蛇类,尤其是蝰蛇的主要食源。国内市场夏季可见,但是商家经常会错误的把它叫成翡翠蜥,俗称翡翠蜥的是和它同属的另一个物种,并且中国没有分布,下文会给予介绍。
综合:★★★★
入手:★★★★
器材:★★★★★
食物:★★★
照料:★★★★
繁殖:★★★★
看到这么一大段就应该能知道这种蜥蜴的重要性了。这是所有蜥蜴中最早被命名的一个,而且其广泛的分布确实对得起这个荣耀。我国新疆地区也分布有这种。同时这也阴差阳错地成为了我饲养过的第一种蜥蜴。入手有季节性,一般在夏季的时候市场上比较多,价格有的时候跟公母有关,而且地区差别极大,有些爬宠行业不发达的地方商家坐地起价,30元-200元都有见过。器材方面需要一个平箱,水盆,食盆,躲避。垫材还是见仁见智,我当时是使用木屑养的,其实最好使用不会误食的垫材orz。食物是活体昆虫。WC个体有的时候会有些体外寄生虫,发现有的话抓住脑袋泡高锰酸钾浴液可以祛除。繁殖季节在春季,产卵4-14枚,貌似网上有养殖它的技术文章,所以难度应该不会很高。
中文正名:山地麻蜥 学名:Eremias brenchleyi 国产的麻蜥种类,分布华北和东北地区,华北最常见的蜥蜴。喜欢在树木较少的阳坡上活动,行动迅速。麻蜥是典型的古北界物种,向南一旦越过秦岭-淮河分界线,进入东洋界后,就再也找不到了。
综合:★★★★☆
入手:★★★★★
器材:★★★★★
食物:★★★
照料:★★★★★
繁殖:★★★★★
市场上的XX麻蜥基本上都是它。作为食材和饲料在北方被大量养殖,很方便地就能购买到。器材依旧是平箱,水盆,食盆,躲避。垫材方面用厚纸巾、报纸、椰土之类的都没有问题。食物是活体昆虫或者专用饲料之类的,推荐专用饲料,也可以自己买材料按照技术文章中的比例配饲料。基本养起来不用多操心。繁殖方面网络上的技术文章里已经有详尽的资料了。推荐怕失败的新手尝试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