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的继承列表(2)
2023-04-08 来源:文库网
明宪宗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长子。初名朱见浚。景泰三年(1452年)被废为沂王,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又被立为皇太子,改名朱见深。于天顺八年(1464年)登基,年号成化。初年为于谦平冤昭雪,恢复景帝帝号,又能体谅民情,励精图治。
明孝宗朱祐樘(1470年7月3日1505年5月7日),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第三子,生母孝穆纪太后。在位期间,即位后努力扭转宪宗时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驱除宫内奸臣,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贤臣,使明朝再度中兴并发展为盛世。史称弘治中兴。
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491年公元1521年),明朝第十位皇帝,明孝宗嫡长子,母亲张皇后,公元1505年公元1521年在位,明武宗是历史上很有争议的一位皇帝。以往很多人认为他荒淫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君。然而通过近些年来历史学界的研究,人们对武宗的认识有所改变,有人认为他追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为人却又平易近人、心地善良,是极具个性色彩的一个人。庙号武宗,谥号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葬于北京十三陵之康陵。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1566年),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宪宗庶孙,明孝宗之侄,明武宗堂弟,兴献王朱佑杬嫡子。1521年--1566年在位,在位45年(在位时间之长在明代皇帝中仅次于其孙子明神宗),年号嘉靖。早期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后史誉之谓中兴时期。但不久与杨廷和等朝臣在议父兴献王尊号的问题上发生争论,史称大礼议之争。后期崇信道教,并痴迷于炼丹,致使后来发生壬寅宫变,从此不再理政。
明穆宗朱载垕(公元1537年-1572年),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世宗第三子,明世宗病死后继位。少年因其母缘故不得父皇宠爱。登基后内忧外患使他关心朝局,对他登极后处理政务有着较大的影响。倚靠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大臣的鼎力相助,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 但沉迷媚药,也服这些媚药助兴,导致不理朝政。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1620年)汉族,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第三子。隆庆二年立为皇太子,隆庆六年,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次年改元万历。登基初期,面临内忧外患,由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万历朝新政。亲政初期,他勤于政务,在军事上发动了万历三大征,平定了哱拜叛乱和杨应龙叛乱,对外帮助朝鲜击败侵朝日军。后期不理朝政,经常罢朝。女真在东北迅速崛起,在萨尔浒之战中击败明军。此后,明朝国势衰微。
明光宗朱常洛(1582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汉族,明代第十四位皇帝,在位一个月。明神宗万历帝长子。朱常洛是明代传奇色彩最浓的一位皇帝,明宫三大疑案都与他有关,万历皇帝并不喜爱这位太子,他的位置曾一度岌岌可危,苦熬了三十九年之后,他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但是就在他即位的第三十天清晨,这位刚要展翅高飞的皇帝就莫名其妙地去世了。庙号光宗,谥号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葬于十三陵庆陵。
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光宗在位仅29天因红丸案而暴毙,朱由校经过移宫案风波,为群臣拥立继位。因其父不得祖父明神宗的宠爱,他自幼也备受冷落。少少文化,好木技。万历帝临死前才留下遗嘱,册立其为皇太孙。
明思宗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朝亡国之君。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于1622年(天启二年)年被册封为信王。1627年-1644年在位,年号崇祯。即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节俭朴素,并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但其性格刚愎自用。在位期间农民起义猖獗,关外清朝势大,已处于内忧外患交集的境地,加之其性格原因使其在施政和用人方面屡屡出错而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明朝皇帝列表的好记顺口溜
明朝皇帝列表顺口溜:洪建永洪宣,天景成弘正、嘉隆万泰天,崇弘隆绍永。
第一个时期就是洪建永洪宣,是明朝的立国与鼎盛时期。主要标志是推翻蒙元,建立明朝,迁都北京,多民族统一,奠定中华版图,郑和七下西洋,兴建故宫,编撰《永乐大典》等等,出现治隆唐宋、远迈汉唐的永宣盛世。
第二个时期,天景成弘正是明朝的治世时期,主要标志是土木堡之变,南宫复辟,成化登极,励精图治,弘治中兴,正德帝南巡等等。
明孝宗朱祐樘(1470年7月3日1505年5月7日),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第三子,生母孝穆纪太后。在位期间,即位后努力扭转宪宗时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驱除宫内奸臣,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贤臣,使明朝再度中兴并发展为盛世。史称弘治中兴。
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491年公元1521年),明朝第十位皇帝,明孝宗嫡长子,母亲张皇后,公元1505年公元1521年在位,明武宗是历史上很有争议的一位皇帝。以往很多人认为他荒淫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君。然而通过近些年来历史学界的研究,人们对武宗的认识有所改变,有人认为他追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为人却又平易近人、心地善良,是极具个性色彩的一个人。庙号武宗,谥号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葬于北京十三陵之康陵。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1566年),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宪宗庶孙,明孝宗之侄,明武宗堂弟,兴献王朱佑杬嫡子。1521年--1566年在位,在位45年(在位时间之长在明代皇帝中仅次于其孙子明神宗),年号嘉靖。早期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后史誉之谓中兴时期。但不久与杨廷和等朝臣在议父兴献王尊号的问题上发生争论,史称大礼议之争。后期崇信道教,并痴迷于炼丹,致使后来发生壬寅宫变,从此不再理政。
明穆宗朱载垕(公元1537年-1572年),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世宗第三子,明世宗病死后继位。少年因其母缘故不得父皇宠爱。登基后内忧外患使他关心朝局,对他登极后处理政务有着较大的影响。倚靠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大臣的鼎力相助,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 但沉迷媚药,也服这些媚药助兴,导致不理朝政。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1620年)汉族,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第三子。隆庆二年立为皇太子,隆庆六年,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次年改元万历。登基初期,面临内忧外患,由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万历朝新政。亲政初期,他勤于政务,在军事上发动了万历三大征,平定了哱拜叛乱和杨应龙叛乱,对外帮助朝鲜击败侵朝日军。后期不理朝政,经常罢朝。女真在东北迅速崛起,在萨尔浒之战中击败明军。此后,明朝国势衰微。
明光宗朱常洛(1582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汉族,明代第十四位皇帝,在位一个月。明神宗万历帝长子。朱常洛是明代传奇色彩最浓的一位皇帝,明宫三大疑案都与他有关,万历皇帝并不喜爱这位太子,他的位置曾一度岌岌可危,苦熬了三十九年之后,他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但是就在他即位的第三十天清晨,这位刚要展翅高飞的皇帝就莫名其妙地去世了。庙号光宗,谥号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葬于十三陵庆陵。
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光宗在位仅29天因红丸案而暴毙,朱由校经过移宫案风波,为群臣拥立继位。因其父不得祖父明神宗的宠爱,他自幼也备受冷落。少少文化,好木技。万历帝临死前才留下遗嘱,册立其为皇太孙。
明思宗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朝亡国之君。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于1622年(天启二年)年被册封为信王。1627年-1644年在位,年号崇祯。即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节俭朴素,并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但其性格刚愎自用。在位期间农民起义猖獗,关外清朝势大,已处于内忧外患交集的境地,加之其性格原因使其在施政和用人方面屡屡出错而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明朝皇帝列表的好记顺口溜
明朝皇帝列表顺口溜:洪建永洪宣,天景成弘正、嘉隆万泰天,崇弘隆绍永。
第一个时期就是洪建永洪宣,是明朝的立国与鼎盛时期。主要标志是推翻蒙元,建立明朝,迁都北京,多民族统一,奠定中华版图,郑和七下西洋,兴建故宫,编撰《永乐大典》等等,出现治隆唐宋、远迈汉唐的永宣盛世。
第二个时期,天景成弘正是明朝的治世时期,主要标志是土木堡之变,南宫复辟,成化登极,励精图治,弘治中兴,正德帝南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