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杂谈趣闻

四行仓库保卫战

2023-04-08 来源:文库网

四行仓库保卫战

本文核心词:八佰
(转自网络)“四行仓库保卫战”从开始就是一场“政治摆拍”。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不久,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上海进行了抗战中第一场大型会战——淞沪会战。
这场会战打得很惨烈,国军最精锐的德械部队中央教导总队及87师、88师悉数登场,可经过三个月的鏖战,国军共投入80余万人,伤亡30万,而日军仅投入20余万人,伤亡4万。在兵力4倍于日军的情况下,伤亡人数却是日军的近8倍。
会战打到10月,中国军队面临被日军合围的危险,不得不向沪西撤退。
而与此同时,国际联盟召开大会,指责日本违反《九国公约》和《巴黎非战公约》,并决定于11月初在布鲁塞尔就中日冲突问题进行讨论。蒋介石对此寄予厚望,他希望借由国际舆论,迫使日军停止进攻。
蒋介石认为在上海留下一支孤军坚持抵抗,表明中国军民抗击外辱的决心,大大有助于赢得国际社会的同情。
因此,10月26日,88师师长孙元良接到上海战区最高指挥官顾祝同的电话。顾祝同说:“委员长想要第88师留在闸北,死守上海。你的意见怎么样?”
这里必须要科普一下这个88师师长孙元良。孙元良作为黄埔第一期的学生,是蒋介石嫡系中的嫡系,但因为屡屡临阵脱逃,被人起了不少外号,如:“小岱宗”“飞将军”“长腿将军”或者“逃跑将军”,总之都是在讽刺他跑得快。他分别在北伐、抗日、解放战争中三次丢下部队自己逃命,气得蒋介石差点枪毙了他。
孙元良不仅贪生怕死,而且贪财好色。他在上海期间贪污了国防工事经费,还企图强奸前来劳军的女大学生,并扬言说:“英雄总是和美人联系在一起的,自古英雄都喜欢美人,尤其是我们在上海作战有功,做这一点小事没什么。”
就孙元良这么个人,一听蒋介石要拿自己当“炮灰”,当即表示拒绝,经过一番扯皮,孙同意留下一个团,掩护大部队撤离。可最终,孙元良又耍了一个小聪明,把原本说好的一个团,变成了一个加强营,并命令第524团副团长谢晋元作为这支孤军的指挥官。虽然孙元良是个脓包,但他手下的谢晋元倒是个硬茬子,他在遗嘱中说:“余一枪一弹誓与敌周旋到底,流最后一滴血,必向倭寇取相当代价。”
谢晋元之所以把战斗的地点定在四行仓库,首先因为这里是金城、中南、大陆、盐业四家银行共同出资建造的货物堆栈,高大坚固,易守难攻。更重要的是,四行仓库与上海公共租界隔苏州河相望,相当于就在欧美各大国的眼皮底下。对于“政治秀”来说,这里是最好的舞台。
进驻四行仓库后,孤军们重新布置防御工事,坚壁清野。
27日凌晨时,国军主力部队已经撤往沪西,据孤军战士之一的杨瑞符回忆,他在四行仓库中,看到外面的难民如潮水般涌动,人命如草芥一般。
战斗打响前,谢晋元又召集全体将士,动员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是中国人,要有中国人的志气。现在我们四面被日军包围,这仓库就是我们的根据地,也可能是我们的坟墓。只要我们还有一个人,就要同敌人拼到底!” 可见,他当时已经抱定了必死的决心。
当天下午两点,孤军用架在楼顶的机枪伏击并歼灭了第一波来犯的敌人。随后,100多名日军在坦克的掩护下再次向四行仓库发起进攻。眼看日军的坦克就要冲进仓库大门,敢死队成员陈树生浑身绑满了手榴弹和炸弹,从顶层跃下,与敌军的坦克同归于尽。陈树生是四川人,生前他在一件白汗衫上给母亲写下血书:“舍生取义,儿所愿也!”
由于日军害怕流弹落入公共租界,因此未使用重火力攻击仓库,加之孤军的奋勇抵抗,孤军在第一天的保卫战中只阵亡两人,伤4人,却歼敌80人。
公共租界万国商团司令斯马莱特目睹了整个战斗过程,他说:“我曾参加过欧战, 但从未见过像中国这样英勇善战的军队。”
当晚,有外国记者通过租界向四行仓库递进一张纸条,询问仓库守军人数,为了自壮声势,谢晋元答复:“八百人”。
28日清晨,谢晋元通过电话请求上海市商会支援粮、油、盐。上海各界立刻被动员起来,不到一天就募集了 10 大卡车物资,据传,大佬杜月笙也命人送去了20万个烧饼。
之前我们已经提到,蒋介石把“四行仓库保卫战”看做一场“政治摆拍”,从效果上看,这场“摆拍”是成功的,但其结果并未博得西方社会的真正同情。早在10月24日,负责国府外交事务的顾维钧就在密电中写道:“依照目前形势,会议无成功希望,此层我方须认识清楚。 ”
因此,在蒋看来,再继续让“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已无意义,倒不如顺势而为,让他们撤离战场。10月31日,蒋介石电令孙元良,命令四行守军撤离。
令人唏嘘的孤军营四行仓库保卫战前后共四日,孤军阵亡9人,伤28人,共歼敌200余人,摧毁坦克两辆。随后,他们安全撤入公共租界中的中国银行仓库。但租界方并未按照事前的约定,放孤军通过租界后与沪西的国军汇合,而是在日方的威胁下,将孤军软禁了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