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杂谈趣闻

结婚小伙被关铁笼子泼绿油漆(2)

2023-04-08 来源:文库网
中国式“闹婚”,该不该禁止
在2021年江苏盐城的一场婚礼中,公公拉着新娘走向婚礼舞台,但随后却做出亲吻的动作,台下不但没人劝阻,还有人吹口哨和鼓掌。随后,婚礼司仪还夸新娘“大方得体,知道入乡随俗”。公公强吻儿媳,这一“乱伦”举动,引起了舆论场上一片哗然。虽然事后当事人通过律师声明,称只是假亲吻的表演,但仍旧掀起了公众对婚闹的声讨。
去年,山东德州的一位新郎在婚礼上被朋友扒得只剩一条内裤,用绳子捆绑在路边的大树上示众。在众人的哄笑中,不少人还把啤酒、酱油尽情地泼在新郎身上。
近年来,有关恶俗婚闹的新闻时不时冒出来,发生地点遍布全国各地。有些地方,婚闹者用各种各样的奇葩方式去恶搞新郎新娘,甚至是新郎新娘的父母,其行为早已违背了烘托气氛的初衷,不仅把婚礼搞得一地鸡毛,将还对当事人造成实质性的身体或精神伤害,甚至把喜事变成坏事。
2014年,《中国青年报》曾对21155人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79.2%的受访者都曾经历过“闹洞房”,60.9%的受访者直言并不喜欢“闹洞房”婚俗。有着悠久传统的“闹洞房”民俗,怎么越来越变味了呢?
闹婚习俗起源于先秦,最初的闹洞房有辟邪驱恶之意,又有融洽新人关系,表达宾客祝福之愿。只要不是太出格,适当地"闹"一下,可以给婚礼增加喜庆,是锦上添花之事。中国有句俗话,叫"新婚三日无大小",指的就是在新人新婚时,乡邻和亲友可以无论丢掉辈分的高低,聚在一起逗闹新郎、新娘,向新人出各种难题,表达的是亲友对新人的善意祝福。
历史上,北方地区比较注重"闹婚"习俗。但古代北方的闹婚,根本不像现在这样没品味。现在的闹婚已经开始变味,什么时新郎被捆住手脚抬着扔进大海者有,新人被捆绑在马路旁的大树上者有,甚至还有借“闹婚”之名,调戏新娘或者伴娘的。这就不是风俗的问题了,而是涉嫌违法犯罪了。
这些违背道德底线甚至触犯法律的“闹婚”,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也是很大的。2021年1月6日,云南昭通市一名新婚男子被人强行扒光衣服,穿着丝袜,拴着铁链游街。而这场婚礼的伴娘,也在婚车内惨遭猥亵。婚闹者完全不顾伴娘的哭喊和反抗,把违法行为当成了一场盛宴。
我国刑法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或者侮辱妇女的,构成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依法应当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但遗憾的是,伴娘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并不打算追究这些男子的责任,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为什么民众对恶劣的婚闹会纵容呢?这就牵涉到心理学上的“羊群效应”了。有些新郎本身是婚闹的受害者,但他也有可能是其他婚礼现场婚闹的积极参与者,所以他们对婚闹的态度是"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
另外,婚礼的参与者一般都会存在着社会关系的重叠,行为人和受害人之间多是朋友、亲戚、同学,被害人即使受了欺负,往往也会考虑到名声或者影响,而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不想也不敢追究侵害行为人的责任。
闹婚背后的有着传统的社会习俗,由于绝大多数人对于刑法的理解比较模糊,对于闹婚行为中的违法过界行为缺少清楚的判断,所以不少人还只是将其看作一种,不会上升到法律层面去思考。因此,如果不是闹出了大事,参与婚闹的人很少受到法律制裁。
在法制社会,应加大道德和法律对"婚闹恶俗"的双重约束,让婚闹回归习俗应有的文明。彻底禁绝"闹婚"不符合现实国情与传统,但闹婚也不能没有底线。所以有关部门在做好宣传引导的同时,更应尽快出台一些监督管理婚礼习俗的长效机制,逐步取缔恶意低俗的闹婚现象。只有这样,才能让新人收获一场真正美好难忘的婚礼。
微信搜索:购易购,关注购易购公众号,即可了解更多相关最新资讯!
以上就是结婚小伙被关铁笼子泼绿油漆的全部内容,喜记得常来有图有真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