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弱的十大恐龙(3)
2023-04-08 来源:文库网
赫氏近鸟龙是一种带羽毛的恐龙物种。该近龙鸟的化石发现于辽宁省建昌县玲珑塔地区的侏罗纪髫髻山组,距今约1.6亿年。新发现的赫氏近鸟龙化石在其骨架周围清晰地分布着羽毛印痕,特别是在前、后肢和尾部都分布着奇特的飞羽,这种特征在灭绝物种中还尚无先例。这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带毛恐龙化石,填补了恐龙向鸟类进化史上关键性的空白。
7、莫氏狮鹫角龙
莫氏狮鹫角龙是白垩世晚期出现的鸟臀类恐龙。它的脖子两侧和后边长着一块厚厚的骨板,称做颈盾,颈盾上还有2只或3只形状不同的角。这些角是防敌害的有力武器。角龙的嘴形奇特,似鹦鹉嘴,有利于挖掘植物的根茎。角龙的种类很多,根据角和颈盾的形态,有原角龙、秀角龙、独角龙、三角龙、戟龙等。最原始的角龙起源于亚洲,以后迁徙到北美大陆。
8、岩寺皖南龙
在白垩纪晚期恐龙动物群中最有趣的是一种小型的肿头龙类,标本总计发掘到部份的头骨,完整的颔骨,部份头骨后方残骸。这些标本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在1967年安徽南部西山盆地挖掘到的。在1977年经过侯研究并命名为岩寺皖南龙。现在大部份恐龙专家深信它们成群生活,整个族群的首领是少数雄性。然而为了争取首领地位以及争宠雌龙,必需彼此争斗,用其厚实的头顶撞击,得胜者与雌龙交配。这些化石中有些具有平顶头骨的个体,被认为是雌性的恐龙。
9、哈嘉弗鲁齿龙
7、莫氏狮鹫角龙
莫氏狮鹫角龙是白垩世晚期出现的鸟臀类恐龙。它的脖子两侧和后边长着一块厚厚的骨板,称做颈盾,颈盾上还有2只或3只形状不同的角。这些角是防敌害的有力武器。角龙的嘴形奇特,似鹦鹉嘴,有利于挖掘植物的根茎。角龙的种类很多,根据角和颈盾的形态,有原角龙、秀角龙、独角龙、三角龙、戟龙等。最原始的角龙起源于亚洲,以后迁徙到北美大陆。
8、岩寺皖南龙
在白垩纪晚期恐龙动物群中最有趣的是一种小型的肿头龙类,标本总计发掘到部份的头骨,完整的颔骨,部份头骨后方残骸。这些标本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在1967年安徽南部西山盆地挖掘到的。在1977年经过侯研究并命名为岩寺皖南龙。现在大部份恐龙专家深信它们成群生活,整个族群的首领是少数雄性。然而为了争取首领地位以及争宠雌龙,必需彼此争斗,用其厚实的头顶撞击,得胜者与雌龙交配。这些化石中有些具有平顶头骨的个体,被认为是雌性的恐龙。
9、哈嘉弗鲁齿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