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杂谈趣闻

斯里兰卡退英国垃圾(2)

2023-04-08 来源:文库网
为此,全球多个发达市场叫苦连天,因为他们一时间面对着大量无处安放的垃圾,甚至出现倒贴钱求运走的现象,人们纷纷为难以处置的垃圾焦虑,同时,这些举措导致全球处理废物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例如,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各种玩具,生活用品等垃圾给这个城市披上了一层刺眼的衣服,而在多伦多,现在,垃圾回收公司Canada Fiber有约13000吨的垃圾堆积在他们的仓库里,因找不到出口目的地,他们现在根本不知疲道这些“垃圾山”应该运到哪里去,如果对它们进行符合环保要求的高科技再处理,估计直接经济损失将达170万美元。
对此,据华尔街日报12月26日报道称,一些发达国家长期以来习惯于将垃圾运往亚洲国家进行分类和处理,但现在这些国家不得不需要对国内加工领域进行新投资,加快焚化等替代策略的实施。
同时,一些加拿大环境分析师理查林告诉BWC中文网百家号记者,一些垃圾回收公司现在水涨船高,不断加码对运走垃圾而加价,在过去,他们几乎都是主动运走垃圾。而现在,反过来他们需要被垃圾制造者倒贴钱求运走。
事实上,这是多个发达市场上共同面临的垃圾困境,正是在此背景下,发达市场不得不重新开拓并寻找垃圾出口目的地。
迹象表明,他们将目光锁定在了东南亚和南亚多个市场。在2021年的前几个月,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塑料垃圾的进口规模不断扩大,不过,这些市场不久后就发现,他们不但不具备综合处理过多垃圾的能力,其本国的环境也进一步恶化。
例如,据英国《卫报》报道称,泰国在一条死去的鲸体内发现了80个塑料袋,引发一场对塑料对水生资源有害作用的讨论,在发现加工厂违规后,泰国宣布计划从2021年开始禁止此类废弃物,而印度环境污染控制部门的苏尼塔.纳瑞恩曾表示,我们不应该成为世界垃圾桶。
越南在两个港口被进口垃圾充斥后,也于2021年5月临时禁止进口塑料垃圾,CNBC近日报道,马来西亚能源,技术,科学,气候变化和环境部长Yeo Bee Yin也表示,中国对塑料废物的禁令实际上开辟了马来西亚和许多国家的目光,马来西亚计划在三年内停止从海外采购所有类型的塑料。
上述迹象意味着,中国叫停洋垃圾后,越南、印度、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等市场或跟随叫停洋垃圾,这或是加拿大等国的新麻烦,不过,越来越多的市场已深深意识到,经济增长不必以牺牲清洁的环境为代价。

斯里兰卡退英国垃圾


各国纷纷拒收垃圾
当前的情况复杂而严峻,因为目前只有一小部分垃圾可以被回收利用,其余的垃圾都流向了东南亚沿海地区的垃圾填埋场。
据报道,马来西亚是公开表示抗议的国家之一,该国环境部长杨美盈甚至表示,马来西亚被发达国家视为垃圾填埋场,这让她深恶痛绝。
5月马来西亚政府表示将向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和西班牙在内的14个国家退回60个装有3000吨不可回收塑料废物的集装箱。
杨美盈表示,由于含有不可回收的废料,这些集装箱都是通过虚假报关等违反该国环境法的非法途径进入该国的。
她还说,大多数工业国家的公民并不清楚大量垃圾未被正确处理。这些垃圾被运往亚洲国家——有些在焚烧过程中释放大量有毒气体,还有些则被运往垃圾填埋场,给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比马来西亚先行一步的是邻国菲律宾。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此前下令将69个集装箱返还给加拿大。
据马尼拉政府称,这些集装箱装有50万吨的不可回收垃圾,是2013年至2014年通过非法途径进入菲律宾的。
采取措施防污染加剧
报道称,从历史上看,垃圾贸易对生产国和接收国而言都是有利可图的。
主要问题是,有些出口国将不可分解的一次性材料伪装成可回收废物。焚烧这些不可回收垃圾将向大气层排放大量有毒气体。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中国终于从2017年开始禁止进口洋垃圾。这项禁令一出,中国成为该地区第一个采取严厉措施以防污染加剧的国家。
这项严格的禁令也让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垃圾产业链倍感担忧。最初的恐慌感过去后,一些致力于废品收回行业的私营企业很快就转向该地区的其他国家,例如马来西亚、越南和泰国,因为这些国家的监管措施更加宽松。
2021年7月,越南决定严格控制废料进口,停止发放新的许可证。与此同时,数千吨垃圾堆积在越南的港口。泰国随后也加入这一行列,决定在未来6个月内禁止进口400多种废旧电子产品。
印尼还决定在7月初向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和德国返还49个集装箱。据印尼海关称,这些集装箱里装有垃圾、废弃塑料和违反进口法规的有害物质。
避免产生垃圾是关键
虽然全世界逾180个国家签署了《巴塞尔公约》,就塑料废弃物全球范围管理机制达成协议,但似乎所有人都不清楚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垃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