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提高节日福利
2023-04-08 来源:文库网
多地提高节日福利 多地提高节日福利
说到中国的传统节日的来临,很多地方的节日福利也是备受大家关注,据最新消息报道多地提高节日福利发放标准,那你们知道过节发放福利的标准是什么吗,多地提高福利标准的原因又是什么,那么接下来大家就和有图有真相小编一起了解看看多地提高节日福利~多地提高节日福利发放标准
国庆、中秋双节临近,很多单位都有发放节日福利的传统。过节福利发放的依据是什么?各地都有哪些新标准?发放福利需要注意什么?
早在2014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了哪些福利可以发放,要保障职工按规定享受正常福利待遇。
在此基础上,2017年全总办公厅又重新修订并发布了《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明确基层工会逢年过节可以向全体会员发放节日慰问品。《办法》指出,逢年过节的年节是指国家规定的法定节日 包括新年、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和经自治区以上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少数民族节日。节日慰问品原则上为符合中国传统节日习惯的用品和职工群众必需的生活用品等,基层工会可结合实际采取便捷灵活的发放方式。
从执行情况看,大部分基层单位都能够按照规定适当发放职工福利。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全国不少地方都提高了发放标准。比如,上海市总工会明确各基层工会可在逢年过节发放慰问品标准基础上,增加一次性节日慰问额度,用于购买上海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地区消费扶贫产品,标准不超过每人500元。
湖北省今年在落实职工正常年节福利基础上,按每人不超过500元的标准追加职工福利。湖北省总工会下拨1亿元专项补助,为全省基层工会集中组织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创造条件,积极助力脱贫。
其实,不少地方去年就已经开始行动。比如,北京的节日慰问品标准由全年支出总额一般不高于当年本级工会经费预算支出的30%,调整为当年本级工会经费预算收入的50%;陕西省总工会明确基层工会发放节日慰问品标准上限提高700元,每位会员年度总额不超过2200元。
全总有关负责人栾樾表示,要做好职工的生活服务和职工福利保障,引导和推动企业改善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强节日期间坚守工作岗位职工生活保障服务。还要进一步推动完善职工福利制度,为职工发放节日慰问品。
同时,发放职工节日福利时也要注意资金来源的正当性,绝不能挪用公款或工作经费,以及设立账外账、小金库等。同时,要把握发放形式,不能发放高档奢侈商品、购物卡、代金券等。此外,也要注意节约,不搞铺张浪费。
多地提高节日福利
日前,上海市总工会发文明确,2021年度一次性增加工会经费向全体会员发放节日慰问品额度,标准不超过500元/人。消息刚一发布,网友表示羡慕的同时,也纷纷发问,“我所在城市的慰问标准是否有所提高”?
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印发的《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基层工会逢年过节可以向全体会员发放节日慰问品。近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全国包括陕西、甘肃、山东等在内的20省份明确发放标准,至少内蒙古、湖北、陕西、福建、山东5省份近年不同程度上调了节日慰问品上限标准。
各地慰问品发放标准不一
——广东居全国前列 年度人均最高2500元
上述办法中提及的“逢年过节”的年节,是指国家规定的法定节日 即:新年、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和经自治区以上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少数民族节日。
如今,不少公司都加入或设立了当地的工会,员工福利也因此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
按慰问品标准上限,广东以“年度总额一般不超过人均2500元”居全国前列。不过,记者注意到,广东要求,基层工会向全体会员发放节日慰问品的全年支出金额的比例最高不超过当年本级工会经费预算支出的40%,或者选择控制在基层工会留成经费的50%以内。
其中也明确规定,不可发放现金、购物卡、代金劵等。节日慰问品原则上为符合中国传统节日习惯的用品和职工群众必需的生活用品等,如普通粽子、普通月饼、干果等。
与此同时,湖南、陕西、甘肃、山东、青海5省份节日慰问品标准上限也相对较高,湖南每人每年不超过2100元、陕西每人每年不超过2200元、甘肃、山东、青海三省每人每年则不超过2000元。
天津、辽宁等地节日慰问品标准上限相对较低,依照天津2021年6月公布的数据,每人每年不超过1000元,河北每人每年不超1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