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利比亚中国为何通过 空袭利比亚(2)
2023-04-08 来源:文库网
利比亚地理位置
利比亚联合王国是一个亲美政权,美国通过一系列经济技术和军事协议,在利比亚拥有庞大的经济利益和军事存在:包括6家年营业额超过200亿美元的石油公司,和70亿美元的租借地,此外还有6000多名军事人员驻守的惠勒斯空军基地,这是当时美国在非洲最大的军事基地。
进入60年代末期,利比亚国内形势急剧恶化。年迈的国王多病缠身,无力理政,又没有合适的继承人,只能被当木偶一样供起来,大臣和军官借此机会大搞腐败,利比亚政局一片混乱,民众不满的呼声越来越高。
1969年9月1日,年仅28岁的青年军官卡扎菲,趁国王在外国度假,率领“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伊德里斯王朝,夺取了政权。这便是著名的“九一革命”。
卡扎菲崇拜埃及总统纳赛尔,政治倾向上反对西方,追求阿拉伯世界的统一,敌视以色列。卡扎菲上台后,利比亚与美国的关系急转直下。1970年,卡扎菲收回了惠勒斯空军基地,赶走了美国驻军,1972年,卡扎菲宣布废除前国王与美国签订的9项军事、经济、技术合作协议,两国外交机构也从大使级降格为代办级,之后他又将美国在利比亚的石油公司悉数没收,公开宣称美国是阿拉伯国家的“头号敌人”。
年轻的卡扎菲
1973年,卡扎菲宣布整个锡德拉湾是利比亚领海,不准美国舰队进入,1979年卡扎菲明确支持伊朗反美,利比亚示威者焚烧了美国驻利比亚代办处。
卡扎菲的疯狂反美,引起了苏联的兴趣,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于是利比亚和苏联关系“蒸蒸日上”。从1974年开始,苏联与利比亚签订了一系列军事协议,向利比亚提供了总额约120亿美元的军火,派出了大批军事顾问和技术人员,获得了使用利比亚海空军事基地的权利。
为了表示诚意,苏联甚至为利比亚修建了非洲唯一的一座核反应堆,并保证利比亚不遭受外国的进攻、卡扎菲本人不受利比亚国内反对派反动政变的危险。换句话说,苏联为利比亚和卡扎菲政权提供了保护伞,只要苏联在,没人能动利比亚和卡扎菲。
除了军事支援之外,苏联还利比亚签订了经济、贸易、科技协定,为利比亚建立了十二个工业项目,两国贸易额也急速上升。
卡扎菲与勃列日涅夫
苏联拉拢利比亚的战略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与美国争夺地中海霸权,一旦拿下地中海霸权,就可以控制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航线,切断欧美石油供应线,同时从侧翼包抄欧洲;二是以利比亚为基地,南下向整个非洲扩张苏联势力,同时给背叛苏联的埃及、苏丹、索马里等国施加压力。
02
面对卡扎菲的不断挑衅,美国是什么反应呢?
基本没什么反应,只是在锡德拉湾举行了几次例行军事演习,表示不承认利比亚对锡德拉湾的领海主权。当时,美国刚从越战泥潭中挣脱出来,还没有缓过来,不可能对利比亚动手。
后来,美国军方想搞一次大规模的航行自由演习,让美国舰队通过锡德拉湾,打卡扎菲的脸。但是这一主张被时任总统卡特否决了,卡特还特意强调,让美国舰队在北纬32度30分以北活动,不要触怒卡扎菲,变相承认了卡扎菲对锡德拉湾的主权要求。
利比亚联合王国是一个亲美政权,美国通过一系列经济技术和军事协议,在利比亚拥有庞大的经济利益和军事存在:包括6家年营业额超过200亿美元的石油公司,和70亿美元的租借地,此外还有6000多名军事人员驻守的惠勒斯空军基地,这是当时美国在非洲最大的军事基地。
进入60年代末期,利比亚国内形势急剧恶化。年迈的国王多病缠身,无力理政,又没有合适的继承人,只能被当木偶一样供起来,大臣和军官借此机会大搞腐败,利比亚政局一片混乱,民众不满的呼声越来越高。
1969年9月1日,年仅28岁的青年军官卡扎菲,趁国王在外国度假,率领“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伊德里斯王朝,夺取了政权。这便是著名的“九一革命”。
卡扎菲崇拜埃及总统纳赛尔,政治倾向上反对西方,追求阿拉伯世界的统一,敌视以色列。卡扎菲上台后,利比亚与美国的关系急转直下。1970年,卡扎菲收回了惠勒斯空军基地,赶走了美国驻军,1972年,卡扎菲宣布废除前国王与美国签订的9项军事、经济、技术合作协议,两国外交机构也从大使级降格为代办级,之后他又将美国在利比亚的石油公司悉数没收,公开宣称美国是阿拉伯国家的“头号敌人”。
年轻的卡扎菲
1973年,卡扎菲宣布整个锡德拉湾是利比亚领海,不准美国舰队进入,1979年卡扎菲明确支持伊朗反美,利比亚示威者焚烧了美国驻利比亚代办处。
卡扎菲的疯狂反美,引起了苏联的兴趣,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于是利比亚和苏联关系“蒸蒸日上”。从1974年开始,苏联与利比亚签订了一系列军事协议,向利比亚提供了总额约120亿美元的军火,派出了大批军事顾问和技术人员,获得了使用利比亚海空军事基地的权利。
为了表示诚意,苏联甚至为利比亚修建了非洲唯一的一座核反应堆,并保证利比亚不遭受外国的进攻、卡扎菲本人不受利比亚国内反对派反动政变的危险。换句话说,苏联为利比亚和卡扎菲政权提供了保护伞,只要苏联在,没人能动利比亚和卡扎菲。
除了军事支援之外,苏联还利比亚签订了经济、贸易、科技协定,为利比亚建立了十二个工业项目,两国贸易额也急速上升。
卡扎菲与勃列日涅夫
苏联拉拢利比亚的战略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与美国争夺地中海霸权,一旦拿下地中海霸权,就可以控制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航线,切断欧美石油供应线,同时从侧翼包抄欧洲;二是以利比亚为基地,南下向整个非洲扩张苏联势力,同时给背叛苏联的埃及、苏丹、索马里等国施加压力。
02
面对卡扎菲的不断挑衅,美国是什么反应呢?
基本没什么反应,只是在锡德拉湾举行了几次例行军事演习,表示不承认利比亚对锡德拉湾的领海主权。当时,美国刚从越战泥潭中挣脱出来,还没有缓过来,不可能对利比亚动手。
后来,美国军方想搞一次大规模的航行自由演习,让美国舰队通过锡德拉湾,打卡扎菲的脸。但是这一主张被时任总统卡特否决了,卡特还特意强调,让美国舰队在北纬32度30分以北活动,不要触怒卡扎菲,变相承认了卡扎菲对锡德拉湾的主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