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杂谈趣闻

施耐庵和罗贯中两人是什么关系?(2)

2023-04-08 来源:文库网
王道生说:每成一稿,必与门人校对,以正亥鱼,其得力于罗贯中者为尤多。胡应麟在谈起《水浒传》创作缘起时说施耐庵得宋张叔夜擒贼招语一通,备悉其一百八人所由起,因润饰成此编。其门人罗本亦效之为《三国志演义》,绝浅陋可也。罗贯中姓罗名本字贯中。尽管历史记载不多,但依然可以考证施耐庵、罗贯中同属元末明初,施耐庵年长二三十岁,二人曾先后参加张士诚起义。有《录鬼簿续编》介绍,罗贯中乐府隐语,极为清新,因此很多学者认为《水浒传》中诗词的掺入多为罗贯中所为,作为纂修者罗贯中又对《水浒传》进行了修改,这样与《三国演义》有部分情节相似也是正常现象。
罗贯中与施耐庵是同一个朝代的吗?
关于《水浒全传》的作者,有人说是施耐庵着,有人说是施耐庵、罗贯中合着;更有甚者,认为施耐庵根本就不存在。
罗贯中,名本,别号湖海散人。生卒年不详。太原清源人(今太原市清徐县),其祖籍四川成都府,先祖罗仲祥后唐时仕青州(即今清徐)。后因原籍水灾且路远途遥。落籍太原清源,迁居城西白马山(今白石沟)寺沟村。其父罗锦生有六子,贯中行居第二。

施耐庵和罗贯中两人是什么关系?


罗贯中是我国元末明初的一位杰出的古典小说家,是他把意回体小说这一文学式样推向成熟的阶段。后来的很多学者和作家曾给予他极高的评价,把他同马司迁、关汉卿相提并论。他的伟大的文学创作成就,成为中国文学、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他所创作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被翻译成十多个国家的文字,风行全世界,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在国外,他的《三国演义》被称之为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而《大英百科全书》则称他为第一位知名的艺术大师。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
施耐庵(约1296~1370)中国元末明初作家。名子安,一说名耳。兴化(今江苏兴化县)人,原籍苏州。相传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明嘉靖十九年(1540),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嘉靖四十五年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此书为钱塘施耐庵的本。万历年间,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指出:武林施某所编水浒传,特为盛行。今人一致认为施耐庵是《水浒传》作者。自20世纪20年代,江苏兴化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施耐庵的材料,有《施氏族谱》、《施氏长门谱》和《兴化县续志》卷十三补遗载有《施耐庵传》1篇、卷十四补遗载有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志》1篇。据这些材料分析,施于元明宗至顺二年(1331)中进士,曾官钱塘二年,因与当权者不和,弃职还乡,回到苏州写作《水浒传》,追溯旧闻,闭门著述,悒悒不得行其志。
还有的传说他此时与元末农民起义将领张士诚有过联系。

施耐庵和罗贯中两人是什么关系?


元贞二年(1296)施耐庵生于兴化一个船民家庭。从小家贫,却极勤奋用功,19岁考中秀才、28岁中举、29岁赴会试未果,投奔山东郓城刘本善,任郓城训导,其间考察过梁山。36岁时上京应试,终于天从人愿,得中辛未榜进士。朝廷派他到钱塘担任县尹,他发现做任何事情需得到元人批准,元人作威作福,自己处处掣肘,他与官场格格不入,又不愿昧心事权贵,做了两年县尹后愤然弃官。
元惠宗至正十三年(1353),贩卖私盐的张士诚起兵反元,其属下卞元亨是施耐庵的表弟。于是,在卞元亨的邀请下,施耐庵成了张士诚的军师。张士诚从兴化一路打到苏州,后由于意见不合,施耐庵辞别张士诚,带着门人罗贯中继续四处游学。

施耐庵和罗贯中两人是什么关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