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杂谈趣闻

中国坦克发展简史(7)

2023-04-08 来源:文库网
122工程样车
70年代初,美国在同苏联的争霸中转入战略防御。为了扭转同苏联争霸的不利局面,美国提出了“尼克松主义”,转而同中国改善关系。中国为了抵抗苏联的压力,也需要同美国改善关系。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确定了北约“联华抗苏”的行动基调。随后,中国跟美、英、法、德等北约主要科技大国开始了频繁的接触、交流,意图引进部分国内暂时无法解决的先进技术、装备,加速追赶先进发达国家的步伐。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和科技实力,从而增加了与苏联对抗的筹码,这些国家也在不威胁北约利益的前提下,大力推动此类交流活动。
有了西方先进国家的技术支持,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在69-IIM坦克的基础上,同时吸收了59-II部分改进项目并结合西方国家先进技术发展出了69-III式主战坦克(即79式)。该型坦克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引进西方国家先进技术改进国产坦克的首次尝试。79式坦克上共引进了外国3项新技术,同时增加国内42项新技术。该型车虽然有参加84年阅兵,但最终并没有装备人民装甲兵,而是供研究之用。

中国坦克发展简史


“中西结合”的79式坦克
因为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研制该车的同时,617工厂也在研制新型主战坦克。1978年,617厂按照兵器工业部的要求,开始研制中国第二代坦克。然而国内的坦克研究技术储备较少,二代坦克起步要求又高,故617厂提出在69式坦克的基础上,分批地将国内外先进技术应用带主战坦克上,尽快研制出一种“性能比较先进、部件比较成熟、结构简单、继承性好、造价低廉、易于生产”的坦克,即用“小步快跑”的战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在研制过程中,先后试制出12台样车。在吸取了79式坦克的研制经验并进行多项改进后,于1986年3月生产出定型样车,并于同年9月完成样车试验,1987年装甲兵定型委员会通过定型审查,1988年2月,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常规产品定型委员会正式批复命名为ZTZ-88式坦克,从而完成国产第二代坦克的设计研制工作。
该型坦克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坦克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坦克发展简史


大阅兵上的88式坦克
https://imgs.wenkuwang.cc/upload/80/88式坦克成为第二代坦克后,中国军工部门把第三代坦克的论证工作提到了首要议程。不久,在论证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设计理念。第一种设计理念主张在苏军T-72坦克的基础上研发第三代坦克,其依据是中国已完全掌握了T-72的技术性能,在此基础上研发新一代坦克不需要对承袭了苏式风格数十年的中国坦克工业体系做大的调整。该方案为3人制坦克,125毫米火炮,采用自动装填机。第二种设计理念主张另起炉灶,以研发新型坦克为契机,彻底摆脱苏式体系,吸取西方坦克优点,采用类似以色列坦克的设计风格。由于两种设计理念的分歧较多,第三代坦克项目论证工作暂时中断。1984年7月,军方和研发、部门重新召开了第三代坦克战术、技术指标补充论证会,会议决定采用类似T-72坦克的整体设计方案。1989年春,总参装甲兵部与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签订了第三代主力坦克(第一阶段)合同书。
1990年初,617厂生产出了首辆第三代坦克试验样车,并进行了定型试验。但为了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相关部门就第三代坦克炮塔正面防护系统三步指针项目召开了技术会决定将第三代坦克炮塔的正面防护从二步指标(三代坦克主炮2000米内击穿标准600毫米)提高至三步指标(700毫米)。因此该车型炮塔重新设计。到1998年底,样车通过所有试验及部队试用,第三代坦克最终设计定型,并通过鉴定定型,正式命名为ZTZ-98式主战坦克。由于98式采用T-72的底盘设计为基础,因此底盘成为其最大的短板,同时发动机可靠性问题,导致98式及其改进型号未能列装部队,仅2001年有40辆进入部队服役。但98式主战坦克改进型号98G最终改进衍生出99式主战坦克。

中国坦克发展简史


猜你喜欢